近日,據英國《衛報》等媒體報道,一本“人皮書”在英國博物館展出。這本書講述了19世紀的威廉·科德(William Corder)的審判,他被判謀殺情人,之后被公開處決并解剖,這本書是用他的皮膚裝訂的。此次展覽引發了諸多爭議。
編譯丨張婷
近日,一本用19世紀臭名昭著的殺人犯的皮膚裝訂的書在英國薩福克博物館展出。這一展出也引發了不同觀點的爭議,《恐怖歷史》的作者特里·迪里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表示,這本書是一件“特別惡心的文物,不應該展出。”
威廉·科德被判謀殺他的情人瑪麗亞·馬滕,這就是1827年著名的紅谷倉謀殺案。第二年,科德被公開處決,然后被解剖。他的一些皮膚被用來裝訂一本關于他的審判的書,這本書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被送到了莫伊斯霍爾博物館。去年,工作人員在博物館辦公室的書架上發現了這本書的第二本,在書脊和角落上也裝訂有科德的皮膚,現在它和原版書一起展出。
這個案件曾被改編成許多電影、廣播和舞臺劇。西薩福克郡議會的文物官員丹尼爾·克拉克說:“直到今天,流行文化還在不斷地解讀和重新解讀這起謀殺案。”
博物館的網站上寫道,近200年來,這個故事被反復講述,“事實已經模糊到幾乎不為人知的地步”。據報道,科德在薩福克郡波爾斯特德的紅谷倉向馬滕求婚,并從那里私奔到伊普斯維奇。后來他被判在谷倉謀殺了馬滕。
《恐怖歷史》的作者特里·迪里的作品已經賣出了數千萬本,他說這一判決是基于間接證據,科德是一個“被嚴重誤解的人”。展出的皮面書“非常不尊重科德”。“我感到內疚,因為我扮演了科德。”同樣是演員的迪里聲稱。
迪里根據這段故事寫了一本小說,將于明年出版,名為《其實,我是一具尸體》,書中男主角的原型即是科德,他意識到“這個可憐的人受到了多么嚴重的誹謗”。他說他想“恢復科德的聲譽”。
而文物官員克拉克認為,展覽并沒有把這本書當作一件淫穢的人工制品來處理,而是把它當作一扇通向過去的窗口。與這起謀殺案有關的物品被放置在一個18世紀晚期的絞架籠子對面,用來展示懸掛的尸體。這些物品合在一起,可以討論和解釋《血腥法典》——對許多罪行判處死刑的法律。
所有的皮裝書都應該展出嗎?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討論。文物官員丹尼爾·克拉克表示:“在這個案例中,這本書是一組冷酷而帶有感性色彩的人工制品,它讓我們有機會討論對罪犯尸體的解剖歷史。那是一段令人不安的歷史,但如果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我們必須首先誠實和開放地面對它。”
迪里之前為博物館寫了六個故事。然而,他表示,展示這些書“太過分了”,將其比作一場“畸形秀”。
文物官員丹尼爾·克拉克說:“我們很高興迪里繼續在他的書中描寫這起謀殺案,因為這對我們了解過去非常重要。”
本文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apr/15/book-bound-in-the-skin-of-a-19th-century-suffolk-murderer-goes-on-display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jwvl93ywlpo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張婷;編輯:走走;校對:盧茜。題圖圖源:莫伊斯霍爾博物館(Moyse’s Hall Museum)。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4書評周刊合訂本上市!
點擊書封可即刻下單
了解《新京報·書評周刊》2024合訂本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