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核潛艇,就好比老虎沒有牙齒。在當下這個世界,單純有核彈并不足以完全威懾他國,真正的關鍵在于誰能擁有二次核打擊能力。
試想一下,如果敵方先發動核攻擊,把咱們陸基的核打擊設施,像轟炸機基地、導彈發射井這些都破壞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要是沒有核潛艇,咱能拿得出手的應對辦法可就太少了。
但核潛艇一出現,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戰略核潛艇續航時間最長能達到140天,理論航程能有20萬海里,它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全球任何一片海域。
咱們國家的第三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巨浪- 3”,射程超過1萬公里,一枚導彈能攜帶6到8個核彈頭,從南海附近發射,就能對美國形成有效的威懾力。一旦遭受核攻擊,咱們有能力和對方“同歸于盡”進行反擊。
也正因為這樣,現在大國競爭可不在于核彈數量,核彈制造技術如今已經相對成熟了,要是中國全力投入生產,短時間內造大量核彈不是問題,但咱沒必要大量儲備,重點是要發展二次甚至三次核打擊能力。這就是為啥中國對印度有核彈這事比較淡定,一方面印度的“烈火”導彈精度不咋地,發射點還固定,打擊效果隨機性太大;另一方面,印度在戰略核潛艇這塊能力太弱。
從戰略層面講,戰略核潛艇絕對是國之重器,重要程度甚至超過航母。你看看全球,航母有買賣、租賃的情況,可戰略核潛艇從來沒有過交易或者租賃的事兒。俄羅斯租給印度的是攻擊性核潛艇,這和戰略核潛艇有本質區別。攻擊性核潛艇靠核動力驅動,一般配備巡航導彈、魚雷或者水雷,執行的是常規作戰任務;而戰略核潛艇搭載洲際彈道導彈,那可是 “末日武器”,它一旦出動,往往意味著有大事發生。中國在1959年喊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口號,最開始說的就是攻擊性核潛艇,事實證明,從喊出這個口號到實現陸地試驗,僅僅用了11年時間。
不同國家的核潛艇各有各的特點,五常國家的核潛艇不僅外觀不一樣,導彈發射方式也有差別。俄羅斯用的是自推進發射,法國采用水中點火技術,美國是通過燃油混合器先把導彈推出水面,然后再點火,這些技術都特別神秘。
那中國戰略核潛艇在世界上處于什么水平呢?說實話,目前和美國、俄羅斯比還是有差距。中國現役的092和094型戰略核潛艇,其中094型搭載的“巨浪 - 2”導彈射程超過8000公里,讓中國初步有了洲際打擊能力,可在咱們自己安全海域內,還是沒辦法覆蓋美國全境。
為啥呢?要是從三亞發射導彈打美國,距離差不多有13000多公里;而且渤海和黃海因為 “海床共振效應”,不太適合部署戰略核潛艇。核武器爆炸引發的海嘯,可能會嚴重破壞近海海域,渤海平均深度才18米,不利于潛艇隱蔽和保障安全。
美國在南海頻繁挑釁,很大程度就是想遏制中國戰略核潛艇的威懾力,保障他們自己的安全。不過,中國第三代戰略核潛艇096正在努力研制中,按中國以往的做事風格,說不定已經有重大進展了。等096型服役,有望縮小和美國、俄羅斯的差距,就算不突破第一島鏈,也足夠讓美國感到威脅。
另外,除了南海,中國要是想對美國實施戰略威懾,臺灣省花蓮港也是個重要選擇?;ㄉ徃墼谂_灣島東部,東邊是太平洋,西邊靠著陡峭的中央山脈,這山體能當成天然掩體,而且深水條件適合核潛艇隱蔽,是個特別好的海軍基地。從戰略意義來講,臺灣省對于中國走向太平洋太關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