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在賀龍的兒子賀鵬飛的葬禮上,母親卻盯著遺體發(fā)呆,哽咽重復著:“兒子啊,你為什么和你父親一樣……”
和你父親一樣“狠心”,早早拋下我……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傷,瞬間將一向鎮(zhèn)定、堅強的薛明“淹沒”,看著兒子冰冷的身體,她喃喃自語,哽咽的語氣讓眾人皆為之動容。
賀鵬飛去世的時候年僅55歲,臨終前,賀鵬飛還曾對一件事情耿耿于懷,更是抱著一架“航母模型”久久不肯閉眼:“我沒還看到航母,中國海軍還沒發(fā)展壯大……”
讓中國擁有自己的航母是賀鵬飛多年的愿望,可卻成為了永久的遺憾!
賀鵬飛算是中國航母的“奠基人”,更是被譽為“航母之父”,雖然他并未致力于研發(fā)航母,但卻為中國海軍的發(fā)展、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44年,賀鵬飛出生,當時中國動蕩不安,賀龍將軍感受著老來得子的喜悅,將激動化為動力,一門心思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因為戰(zhàn)爭原因,賀龍將軍并未能陪伴在妻兒身邊,但依舊對賀鵬飛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母親的諄諄教導,讓賀鵬飛從小就立下了鴻鵠之志,一定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父親英勇奮戰(zhàn)、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一直激勵著賀鵬飛,讓他不敢、不愿停下前行的腳步。
賀龍將軍的身影在賀鵬飛心中埋下了一顆紅色的種子,隨后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
完成學業(yè)之后,賀鵬飛毅然決然參軍,成為了一名為國奉獻的軍人,而后又從陸軍轉(zhuǎn)為海軍,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國海軍和國防事業(yè)。
那個時候,中國海軍起步較晚,發(fā)展尤為緩慢,如何讓海軍快速強盛起來,是賀鵬飛常常思考的問題,直到他見識到了西方國家的秘密武器——航母。
如果中國也能夠擁有自己的航母,海軍壯大指日可待,可當時的美國已經(jīng)將慢慢崛起的中國視為“潛在威脅”,沒有任何技術(shù),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想要研發(fā)航母簡直是癡人說夢。
正當賀鵬飛一籌莫展之際,他突然得知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烏克蘭有意售賣前蘇聯(lián)遺留下來的一艘名為瓦良格號的航母,而它便是中國航母遼寧艦的前身。
蘇聯(lián)解體,遺產(chǎn)被瓜分,俄羅斯和烏克蘭作為蘇聯(lián)的“軍工廠”,自然是落下了不少好處,先進的武器裝備、研發(fā)技術(shù)、航母、坦克……這些都成為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立身的根本。
但光有這些還不夠,烏克蘭迫切的需要資金,對國家進行重建,但迫于美國的影響力,一眾國家只能是“干瞪眼”。
烏克蘭想要獲得“外援”是不可能了,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遺留下來的武器、設備、技術(shù)上面。
瓦良格號雖然是航母,但技術(shù)研發(fā)才完成了不到70%,若想要繼續(xù)下去,需要的資金,烏克蘭根本承擔不起,一個航母“半成品”,對于烏克蘭來說遠沒有實實在在的金錢有用,不如賣了劃算。
思來想去,烏克蘭便決定售賣瓦良格號,美國得知后對烏克蘭進行壓迫,并讓烏克蘭拆除一些高科技設備,這樣一來,瓦良格號就成為了一架“空殼子”。
可即便是“空殼子”,也足以讓中國心動,但中國想要購買航母困難重重,如何能夠在打消美國疑慮的情況下,將瓦良格號買回來呢?
這個時候,賀鵬飛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悄悄找到香港一位愛國商人,此人正是徐增平,賀鵬飛將中國想要購買航母的消息告知徐增平,而后,徐增平又找到邵淳,請求幫助。
為了成功購買瓦良格號,徐增平打著購買瓦良格號作為“旅游船”的名義,賀鵬飛拿出所有積蓄,邵淳冒險墊巨資……
即便如此,依舊困難重重,從中國想方設法購買瓦良格號,到瓦良格號進入中國,這一過程整整持續(xù)了993天。
2002年3月,瓦良格號終于成功抵達大連港,遺憾的是,賀鵬飛于2001年3月28日去世,最終也未能見到瓦良格號航母抵達中國的名場面……
信息來源:南方日報——瓦良格”號如何來到中國 2015年01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