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還拍著胸脯信誓旦旦“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如今卻又這么說;不曉得歐洲對特朗普如今拍著胸脯信誓旦旦肯定能達成貿易協定,會信他個啥?
文 | 海上客
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拍胸脯了。當著到訪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的面,他說,美國100%能與歐洲談成貿易協議。這一幕,發生在當地時間4月17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當地時間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梅洛尼(左)
而時隔一天,特朗普卻在白宮對一眾媒體表示,“如果圍繞烏克蘭問題的談判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明確進展,美國將不再參與斡旋”。看來,這事,美國完敗了!
幾個月前還拍著胸脯信誓旦旦“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如今卻又這么說;不曉得歐洲對特朗普如今拍著胸脯信誓旦旦肯定能達成貿易協定,會信他個啥?
1
特朗普對記者們所說原話中,有這么一個前置條件——
如果俄烏中有一方或雙方讓談判變得困難,則“我們不再參與其中”。
海叔要說,如果俄烏沖突中有一方或雙方不讓談判變得困難,那還要斡旋者干什么?讓他們自己談去唄!
正因為談判變得困難,甚至是因為2022年春美國、歐洲有人使壞,存心攪局,導致俄烏沖突當時無法通過談判結束,所以才延宕至今。“解鈴還須系鈴人”,盡管比起2022年,美國政府已經換屆,但美國還是應該積極斡旋俄烏啊!
原本,在特朗普參與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總拿俄烏說事,對外宣稱自己如何搞得定普京,如何談得下俄烏。可上臺以后呢?
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達拍攝的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會談現場 圖:新華社
誠然,美國也派員一家一家談,具體談判地點在沙特。搞得很有腔調一般,似乎有所進展。然而,弄到現在,突然發現,還是一事無成。俄烏該怎么打,還怎么打。甚至戰事有擴大之相:
在烏克蘭境內,戰火從頓巴斯延續到蘇梅;
在俄羅斯境內,戰火波及之處從庫爾斯克州蔓延到別爾哥羅德州。
眼看著談判沒有進展,今年3月,時任美國政府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被問及特朗普的承諾“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時,竟然回答“總統又沒說哪一天啊”。這回答,簡直匪夷所思。
接著,凱洛格被縮減了權力——
由美國政府俄烏問題特使變更為美國政府烏克蘭問題特使,專門與烏克蘭對接了。
而與俄羅斯對接的美國高官,竟然是美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這算不算名正言順?或者難道是“總統又沒有說俄羅斯不屬于中東”?
怎一個亂字了得!
4月18日,到訪巴黎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吹風,“美國需要評估是否有可能結束烏克蘭危機,如果未來幾天未能取得進展的話,美國將放棄斡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達成和平協議的努力”。
當地時間4月17日,魯比奧(中)在巴黎與歐洲各國領導人會晤
在場的歐洲各國領導人,以及烏克蘭代表,聞聽此言,真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美國,怎么又要變?
這邊廂魯比奧剛吹完風,那邊廂特朗普就也吭聲了,直言美國可能不管俄烏之事了。然后,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斯塔默通電話,討論雙邊貿易、烏克蘭問題、中東局勢等。而新華社報道稱,美國媒體認為,“圍繞烏克蘭問題的斡旋行動已陷入僵局,美方正日益失去耐心”。
2
盡管表面上,美方仍在聲稱,希望俄烏和談。按照當地時間4月18日魯比奧在巴黎機場登機前所說,美方希望烏克蘭問題談判繼續,不要停滯不前。但他接著是話鋒一轉,“如果短期內看不到俄羅斯和烏克蘭達成一致的信號,美方不會繼續撮合”。
特朗普之所以要給斯塔默打電話,在海叔看來,某種程度與這些談判代表下周將在倫敦重聚有關。特朗普無非提前向斯塔默給出交代——
再談談,接著甭管談成談不成,反正美國不想耗時間下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終于有了下文。
4月18日,烏克蘭政府公布與美簽署的“正式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重建投資基金意向備忘錄”文本。該“備忘錄”竟然還有這樣一段文字——
“美烏雙方承認烏克蘭自愿放棄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庫”。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烏克蘭和美國簽署了關于礦產協議的備忘錄,確定了兩國團隊的工作框架,重申了結束協議談判并簽署協議的意愿 圖:央視新聞
盡管1994年烏克蘭就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同意放棄核武庫,以換取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的安全保證,但如今舊事重提,且單單對美重提,其間意蘊,值得細品。難道烏克蘭還有核武器藏著掖著?為何單對美國一方承諾?疑點重重啊!
據環球時報援引烏通社報道,烏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17日通過社交媒體稱,美烏簽署了一份關于關鍵礦產協議的備忘錄,稱該協議將“造福兩國人民”。
然而,烏克蘭乃至歐洲輿論可不這么認為。有不少批評,認為美國在對烏克蘭“公然勒索”。甚至有烏克蘭專欄作家安東·尼爾曼撰文直指稱,烏克蘭與美國簽署了一份“賣國條約”。
歐洲也有人特別擔心。即將離任的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到訪基輔,強調“烏美之間簽署的任何礦產協議得符合歐盟法律”。
當地時間4月1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并宣布向烏克蘭額外撥款1.3億歐元,作為人道主義援助和維穩資金 圖:央視
海叔要說,烏克蘭并不是歐盟國家,美國也不是歐盟國家。然而,貝爾伯克離任前膽敢如此說,也不是一點兒依憑都沒有!
畢竟,這幾年,在美國的攛掇下,歐盟不得不不斷支援烏克蘭,甚至諸如德國——
原本與俄羅斯保持正常貿易,有“北溪”天然氣管路等等,都不知道被誰給炸了、給攪和了!
美國政府一換屆,態度180度大轉彎。與俄羅斯、烏克蘭在地理上唇齒相依的歐盟怎么辦?不可能如美國那樣突然轉身。再說:
美國逼迫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得了烏克蘭的礦;
俄羅斯占據了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
歐洲得到了什么?難民嗎?
這筆賬,歐洲是無論如何都算不過來的!
3
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RT)、美國彭博社等媒體消息稱,知情人士爆料稱,美國可能準備承認克里米亞地區為俄羅斯領土,以作為俄烏達成更廣泛和平協議的一部分。
海叔個人認為,這無非是美國可能慷他人之慨,拿別國主權作為和談交換條件,來謀求自身利益的表現。帝國主義嘴臉暴露無遺!
梅德韋杰夫 圖:資料
而俄方,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當地時間4月18日表示,如果歐洲也效仿美國,不介入俄烏沖突,俄羅斯就能夠更快自行解決問題。
不知道俄羅斯的“自行解決”包括些啥?難道對烏有進一步行動,美方也因為自身無力斡旋,而準備愛誰誰地各種對俄之承認報以承認?
總感覺,無論歐洲,還是烏克蘭,都感受到了美國的不靠譜。俄羅斯當然也有同感。
對歐洲來說,感覺汗毛凜凜的是,如果在接下來的對美貿易談判中,美國也這么不靠譜,歐洲該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