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開國大將,一個被特批享受元帥待遇,一個主動申請上將待遇
1955年的大授銜中,誕生了10位大將,要知道上將有55位,可見大將的地位不一般。然而,10人中有2人“名不副實”,因為一人享受元帥待遇,另一人卻享受上將待遇,是怎么回事呢?
享受元帥待遇的人是張云逸,為什么呢?首先就是他資格老。有多老呢?是十大將中最年長的,授銜時已經63歲了。
其次,張云逸參加革命早,甚至比大他6歲的朱老總還早,1909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爆發時,他擔任炸彈隊隊長,率部進攻兩廣總督府,險些犧牲。
后來他參加過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此時張云逸已經還是國民革命軍的一個師參謀長,葉挺獨立團就是他手下的兵,可見其地位之高。
如果他一直待在國民黨,高官厚祿肯定少不了,可是他的志向遠大,所以1926年離開國民黨,加入我黨,1929年在廣西領導武裝起義并加入條件落后的紅軍。
到了年邁之時,有人問過張云逸,當初為什么會這么選擇?他的回答讓人敬佩,說參加革命不是為了享福,而是為了給老百姓打天下。
加入紅軍后,張云逸的職務一直是參謀長,全面抗戰爆發后擔任新四軍參謀長,還是第3支隊司令。1941年新四軍重建后,任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軍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毅。
所以按照張云逸的資歷,他可以授元帥,授大將明顯有些低。因此偉人作了批示,張云逸雖是大將,但可以享受元帥待遇。
享受上將待遇的人是許光達,不過是他主動申請的,因為他的資格比其他9人都要淺。其實,許光達入黨比張云逸還早一年,還是黃埔五期生。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參加紅軍,也是參謀長。
不過,1932年許光達在應城戰斗中身負重傷。當時蘇區的醫療條件差,沒能取出子彈,隨后被送往蘇聯治療,并在蘇聯學習了6年,1938年初回到延安,所以這6年沒有任何戰功。
到了解放戰爭,許光達在一野擔任軍長,戰績并不是最優秀的,因此按照資歷,他是沒資格授大將的,不過授銜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所以最后還是給他授了開國大將。
許光達主動申請降銜,直接被上級領導拒絕了,最后他就申請降低待遇,上級領導這次沒有拒絕,所以他就是大將身份享受上將的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