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作為我國最優五代戰機,產能情況備受關注,外界根本無從得知真實的產量,每年三位數的預估,進入量產第十年的殲-20或許要比公開的信息,擁有更多的王牌,美國看到殲36測飛的消息后,甚至開始擔心,中國的六代戰機會同樣具有驚人的產能。
殲-20的最早量產時間為2016年,當時作為小批量試產,對各部分的性能都在慎重調整,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同時,在不斷提升戰機的各項參數。從我國央視大大方方亮相殲-20的生產線開始,外界就開始傳揚中國的殲-20年產能為120架左右,這是基于十天左右,能組裝完成一架戰機,按照這樣的生產周期計算出來的。如果擴充生產線,或許這個產能總量還會增加。
我國目前對殲-20的航空發動機,實現了國產渦扇10C型裝備的更換,這大幅提升了戰機生產的主動控制能力,對于脈動生產線的先進生產水平,也是有著提速的表現,從傳統的幾個月時間,到現在的最快8天,完成一架戰機的組裝和生產,如果需要殲-20爆兵模式,它的生產力度也能進一步加強,基于此美國和西方媒體表示擔憂,生怕中國的六代戰機也爆發驚人的產能。
殲-20的造價根據粗略的估算,一架在7億元人民幣左右,它是高科技研發的集合體,集中多種高新科技的手段,打造出最先進的戰機。從特殊的復合材料,到內部的各個復雜的系統,研發經費是一筆巨額的投入,但是體現的國防價值卻不是金錢能夠簡單衡量。
中國殲-20的出現,將會為中國空軍力量,補充強大的防御反制陣容,震懾外部的敵意和陰謀,不敢輕舉妄動。
研發技術平臺的投入,需要長期大量的生產數量進行均攤,預計到2030年,殲-20的整體造價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降低,而質量和綜合的目表現,將會穩定提升。
在我國的殲-20穩定發展的同時,殲36作為六代戰機試飛,震動全球。
殲36每小時飛行達到3-5馬赫,安裝三臺發動機,擁有強勁的動力,在近程區域作戰,將會擁有雷霆速度和兇猛的火力,對于美國來說,聽到這個消息,甚至五角大樓連夜要開會討論,根本沉不住氣了,特朗普上臺也是馬上就重啟六代機的研發計劃,甚至命名為F47項目,希望美國能夠把這個項目繼續打造出來,不要落后中國太多。
那么我國六代戰機產能會表現如何?我國的航空工業發展,產能基礎越發雄厚,工業生產能力位居全球第一,為六代機打造生產線,配置供給鏈條,更是具備所有的條件。
無論是原料的設計研發建造,還是整機的各個配件的國產化,都能實現技術突破和保障供給,在模塊化開發和組裝方面,更是建造出更為先進的設計體系,實現更為適合六代戰機的一整套技術。
我國在航空工業制造領域,人才儲備也越發充足,每年都能輸送千余名的人才和專業的技術工程師,匯聚到航空工業平臺,為六代機的研發和建造,做出了必備的人才支持。
我國為何要研發建造六代戰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亞太區域和西太平洋區域,不斷增加軍備部署,對地區局勢造成緊張和壓力,同時也對我國的國防安全造成挑釁,我國需要更為先進的戰機維護自己的領空和空海安全,能夠在特殊情況下,擁有高效的反應能力,快速反制敵人的作戰實力。
六代戰機并非簡單的代際升級,在整體的技術體系方面,是有著極大的提升,而且打造出作戰威力更為恐怖的艦載武器的能力,以及極快的飛行速度,讓敵人的雷達偵查系統都難以及時鎖定和追蹤。從而在戰場上以突襲優勢,精準打擊能力,制敵獲勝。搶奪制空權和制海權,控制戰場的局勢走向,為捍衛我國的安全,粉碎敵人的挑釁陰謀,做出強力保障。
每一款新型戰機研發成功,都會在定型前進行大量的測飛,一旦實現敲定型號和構造,就會先行小批量試產,通過實際的飛行,組裝,調試,從中發現隱藏的問題,優化之后在逐漸加快生產的速度。
對比五代戰機的生產速度,相信中國的六代戰機產能也會具有快速提升的能力,這一點也是美國忌憚的所在,美國的五代戰機F35為了大批量擴張部署數量,還要拉上盟友國家幫忙生產零部件,再加快組裝速度,美國看到中國僅僅依靠自己,就能達到產能速度穩定加快的能力,簡直是又羨慕又嫉妒,同時也非常焦慮不安,認為中國的六代戰機將會改變未來空戰格局,甚至因為中國快速部署六代戰機,將會破壞美國好不容易建造的圍堵圈,讓美國的空中施壓優勢被大幅削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