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乒聯澳門世界杯男單半決賽,國乒太子王楚欽再次折戟沉沙。
在曾拿到賽點的情況下,3:4負于巴西選手雨果。
輸球后的王楚欽,痛苦的長久的蹲在場地上,劉國梁和王皓也都成了痛苦的表情包。
為什么王楚欽關鍵時刻總頂不住?
先說結論:
硬實力不足
中國男乒在近十幾年的周期中一共有三位具有統治力的大滿貫選手,代表了男乒的三種碾壓型硬實力打法。
張繼科 天賦異稟造就的技術領先型
由于腰腹和手腕的特殊天賦,張繼科是第1位把反手擰拉用到出神入化的選手。巔峰時期在技術上碾壓其他選手,完成了最短的大滿貫記錄。(其實王皓也是這樣的選手,可惜三屆奧運會亞軍降低了歷史地位)。
馬龍 技術全面造就的靈活多變型
馬龍技術全面,但最大的特長是靈活多變,算路清晰。即使是下風球,只要讓他發現對手一個微小的漏洞,通常能夠翻盤。(就像上次打林高遠)
樊振東 天才的對抗碾壓型
小胖是不世出的天才,出道即巔峰。他的硬實力國乒是最強的。不論在順境和逆境,總能夠比別人多扛一板。中國男乒10年的鐵血一單。
以上三位選手由于硬實力強,所以總能在關鍵時候表現的好像心理素質好,其實是硬實力強。
但王楚欽的技術特點和優勢完全不具有碾壓性:
既沒有張繼科的技術優勢,又沒有馬龍的靈活多變,更沒有樊振東的絕對實力。
他的特點是發球好,搶攻好,前三板好,反手擰拉有威脅,速度快,總體比較全面。
但它有明顯的不足,正反手銜接速度偏慢。特別是正手殺傷力,特別是在中遠臺,嚴重不足,沒有絕活殺招。
所以王楚欽是一名世界一流的乒乓球運動員,但并不是具有統治力的一流乒乓球運動員。
所以在一些關鍵的單打淘汰賽中,一旦對方選手發揮出色,基本上王楚欽就喪失了優勢,勝負就在伯仲之間。
就像他前一場贏杜達,這一場輸雨果都是正常的。
都同樣沒有表現出具有統治力的硬實力。
其實王楚欽的定位,在國乒就應該是三單兼雙打。
一單樊振東,二單林詩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