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咖啡的人,你喝的可能是“毒藥”!相信很多人都有去網上買咖啡的經歷,就是為了圖平臺上的咖啡一般都比較的便宜,還能直接送到家。
但這次央視曝光后,咖啡行業的內幕就徹底被揭露了,你買的咖啡粉很可能“臟”的離譜,很多網友都評論,以后再也不喝了。
那這些咖啡究竟有什么問題?我們又能怎么避免呢?
喝了更加難受,曝光后更惡心
當打工人手中的續命咖啡被曝產自旱廁旁,這場席卷全網的"咖啡地震"徹底震碎了3億中國消費者的信任濾鏡。
從直播間搶購的"大牌平替"到朋友圈刷屏的"減肥神咖",那些你以為的精致生活,或許正在被霉菌香精和黃曲霉素悄然腐蝕!
事兒要從北京一大哥網購進口咖啡說起。這位老哥圖便宜,59塊買了500克"金子",結果剛抿一口就噴了——那味兒沖得跟泔水桶似的!
報警后警察順藤摸瓜,端了京郊一造假窩點,好家伙開門瞬間警察都嗆得倒退三步,滿屋子蒼蠅轟炸機似的亂竄,咖啡豆摞在旱廁邊上,糖漿桶飄著綠毛,器械臟得能刮下二斤油泥!
根據曝光的來看,現場的咖啡豆散落一地,與成堆的垃圾、密集的蒼蠅共處一室,而且生產設備表面覆滿油污,如同“未清理的油煙機”,甚至咖啡豆的存放處,也與旱廁僅幾步之遙。
更令人作嘔的還是生產流程,只見工人徒手將發霉的咖啡豆倒入布滿灰塵的研磨機,磨成粉后直接抓取包裝,全程無任何消毒措施。
它旁邊灌裝車間里的廢舊礦泉水桶堆得像小山一樣,桶內殘留的糖漿長出了綠色的霉斑,就連生產設備表面也覆蓋著厚厚的灰塵。
北京警方在看到如此糟糕的生產環境后,迅速將這個犯罪團伙抓獲,經警方審訊犯罪分子詳細交代了他們的制假流程。
犯罪團伙透露,他們把糖漿和發霉的咖啡豆混合研磨后,直接用手包裝,然后將成本僅5元的劣質咖啡粉虛構為高端產品,以“廠家直供”“促銷清倉”等營銷話術,在多家電商平臺上大肆售賣。
經檢測防腐劑含量嚴重超標,菌落總數更是高出標準上百倍,甚至含有高出國家標準23倍之多的黃曲霉素。
長期食用這樣的咖啡,無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例如工業香精中的甲基環戊烯醇酮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氫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則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造假者為了追求暴利,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使用的咖啡豆每斤成本不到2元來源不明,很可能已經發霉變質,而他們卻將這些劣質咖啡粉包裝成高端產品,以高價售賣,牟取暴利,據警方調查該造假團伙的年銷售額高達數千萬元。
美麗的謊言背后的健康危機
除了咖啡豆造假,瘦身咖啡也成為了不法商販牟利的工具,一些商家利用人們追求快速減肥的心理,推出所謂的“瘦身咖啡”,宣稱只需每天飲用,就能輕松瘦身,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他購買了瘦身咖啡后,起初確實瘦了幾斤,但很快便出現了心悸、嘔吐等不適癥狀。
經醫生診斷他服用的瘦身咖啡中含有違禁藥物西布曲明,這種藥物早在2010年就被我國明令禁止生產和銷售,因為它會引起心率加快、四肢抽搐等副作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但這些不良的商家,為了達到宣傳的目的,就選擇直接濫用這些藥物,來讓消費者持續買單,但代價就是身體的健康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就像是這次的段先生一樣,最終付出了嚴重的代價,當然這也存在商家很嚴重的問題,希望在未來的時間中,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
從藍山咖啡到瑞幸咖啡
咖啡造假并非新鮮事。早在2009年,央視就曝光了藍山咖啡造假事件,當時國內市場上九成所謂的“藍山咖啡”都是用云南咖啡豆染色后冒充的,售價卻是正品的五倍,2025年瑞幸咖啡在泰國也遭遇了打假風波。
泰國皇家50R集團未經授權搶注了瑞幸商標,并大規模開設山寨門店,最終被判賠償4600萬泰銖,這些案例表明咖啡造假問題由來已久,且手段層出不窮,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和行業信譽。
多方合力,共筑防線
面對如此猖獗的咖啡造假亂象,消費者、平臺、政府和行業自身都需要行動起來,共同守護這杯“安心”的咖啡。
對于消費者而言,要提高警惕,不要貪圖便宜,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咖啡。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包裝上的信息,包括印刷質量、防偽碼、產地、生產日期等。
真正的咖啡包裝印刷精美,油墨飽和度高字體清晰沒有毛刺,此外還可以通過觀察咖啡豆的色澤、聞咖啡的香氣、品嘗咖啡的口感等方式來辨別真偽。
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色澤均勻,呈深褐色不含雜質,現磨咖啡會產生細膩持久的油脂泡沫,而速溶咖啡則應在冷水中迅速溶解不會結塊,口感上優質咖啡會帶來“苦-甜-醇”三重層次的味覺享受,而劣質咖啡則口味平淡回味短暫。
對于電商平臺而言,要加強審核力度,嚴格把控商品質量,對售假行為零容忍,同時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承擔起“假一賠十”的責任。
畢竟當賠償成本已經比生產成本要高時,大部分的商家都不會選擇造假,而不良的商戶,在這些好的商家影響下,同樣會逐漸被擠壓出市場。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要建立健全“全流程”監管機制,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例如要求咖啡生產企業必須取得HACCP認證,并對原料存儲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引入“咖啡質量追溯碼”機制,讓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了解產品的詳細信息,提升產品透明度。
對于咖啡行業自身而言,要加強行業自律,提升產品質量,維護品牌聲譽,要抵制不正當競爭,杜絕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行為,只有行業自身不斷規范發展,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讓咖啡行業健康發展。
我們相信通過多方共同努力,咖啡市場終將回歸正軌,消費者也能再次安心地品味這杯香醇的飲品,您認為除了以上措施,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打擊咖啡造假,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集體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