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的“露西”號探測器即將進行其 12 年任務中的第二次小行星近距離飛越。此次目標是位于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唐納德?約翰遜”,該小行星以發現“露西”古人類化石的古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遜命名。根據 NASA 的消息,“露西”號將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1 點 51 分(北京時間 4 月 21 日凌晨 1 點 51 分)到達距“唐納德?約翰遜”小行星最近的位置,距離為 960 公里。
在飛越過程中,“露西”號將利用其搭載的三臺儀器對小行星進行詳細觀測。探測器將與小行星同步旋轉數小時,以獲取其全方位的圖像和數據。然而,在距離小行星最近的時刻,“露西”號將停止跟蹤并保護其儀器,以避免因太陽照射導致儀器損壞。
“露西”號此前已于 2023 年飛掠過一顆名為“丁金尼什”(Dinkinesh)的小行星。當時的觀測結果顯示,“丁金尼什”擁有一顆獨特的伴星,NASA 將其描述為“接觸雙星”,是一個由兩個較小天體相互接觸形成的“花生狀”雙月。
據IT之家了解,在完成對“唐納德?約翰遜”小行星的飛越后,“露西”號將前往其主要目標 —— 一群與木星共享相同軌道路徑的“特洛伊”小行星,預計其將在 2027 年抵達其中的第一顆小行星。
“每顆小行星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共同編織出我們太陽系的歷史。”“露西”號任務項目科學家湯姆?斯塔特勒在新聞稿中表示,“每次我們訪問新的小行星,都會被其驚人的發現所震撼,這表明我們對太陽系歷史的深度和豐富性才剛剛開始了解。望遠鏡觀測暗示‘唐納德?約翰遜’小行星將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完全期待再次被驚喜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