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往歐洲國家的鐵路列車,單程距離達到13906公里,一路上要換60個火車司機?真的假的?中歐開通了27條國際列車線路,真的有這么多的火車司機開車嗎?他們是一直都在火車上面嗎?頻繁更換司機,會影響火車的速度嗎?
開往歐洲的列車,單程下來需要20多天的時間,在這個運行時間里,要多達60位甚至超過這個數字的司機,接力完成不同路段的行駛,這樣長途接力開國際火車的做法,讓很多網友很是困惑,如果運送貨物的話,是不是不如走海上運輸航線方便,因為海上貨輪20多天也到了吧?這是因為很多國家距離港口不便,一些貨物不適合走海運,才會選擇鐵路跨國運輸。
25個歐洲國家的中歐班列,主要是中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貨運貿易干線,由東線,西線,中線三條主要的線路組成,從我國60個城市出發的跨國列車,從我國的湖北武漢、浙江義烏等車站出發,途徑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能夠通往25個歐洲國家,每一條線路,單程都是超過1萬公里,是漫長的國際列車,也被稱為中歐班列,主要是往返運送國際貿易的進出口貨物,提升國際貿易的效率,推動經濟發展。
在這些線路上的列車中,需要專業技術優秀的司機來承擔開車的工作,例如從浙江義烏出發的火車線路,義烏到馬德里的這一段路程,鐵軌距離為13906公里,就需要更換幾十名火車司機,經過新疆阿拉山口岸出境,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等國家,終點站在西班牙的馬德里。
這一趟一萬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在鐵路上行駛的時間,總共需要21天的時間,全程需要經過多個國家和地區,之所以要換這么多的司機,并非單純因為司機的勞累,畢竟現在鐵路班車都會把安全看得非常重要,保障司機換班的休息時間,以及替班司機同時在崗,輪換開車都是能做到的。
中歐鐵路上的不同國家,駕照有效范圍限制,通行標識不同,運行環境,需要注意的問題,信號燈的意義,和鐵路調度中心的聯系溝通,以及通行習慣和特殊注意事項等,跨國司機難以把所有國家的交通問題,都在短時間內搞清楚理順,熟悉不同國家鐵路的不同司機,更適合接力棒一樣,在負責的路段進行替班開車,這就更高效率解決了不同國家的開車問題,也能給每一段鐵路運行帶來安全順暢的保障。
試想一下,我國的境內列車,一般千余公里的路程就不算近了,如果是按照高鐵運行速度,需要5個多小時的時間,普通直達快速列車的運行時間,則需要十多個小時的時間。
跨國列車因為大部分行駛路線都是國際鐵路,行駛速度不同,鐵路上的各種情況也有差異,因此按照平均的直快列車速度來看,每一千公里運行時間就要10多個小時,那么對于這些火車司機來說,不可能十多個小時都在開火車,高度集中精神時間過久,人體過于疲勞,對敏銳的反應,安全運行也有一定的影響。
就按照每3小時左右換班的話,司機的數量就要翻倍,隨著運行路線的熟悉和列車交通網絡的通暢,現在很多路線的運行時間也在縮短,比如義烏到杜伊斯堡的路線,全程距離為11505公里,最初開通時運行時間需要19天,現在提高效率,能夠13天就跑完單程。
問題來了,這么多的司機,都在火車上跟著跑十幾天二十多天,再經過同樣的時間往返嗎?這么多的火車司機都是中國人嗎?
涉及換班開火車,這些沿途路段的火車司機,只是負責在自己國家境內的火車路段開車,而不都是中國司機,比如在我國路段的火車司機,就是中國鐵路的工作人員,是中國司機,是我國不同鐵路機務段選拔出來的國際路線的火車司機,他們在完成任務路段的交通任務之后,就會在下一個站點交接班完成后下車,保障休息以更好的工作狀態迎接下一趟車的開車任務。
而出境后的站點交接司機,自然就是該國境內的火車司機,因為每一趟列車在運行時,保障運行安全,司機都是有替補司機同時在崗,因此每一次列車即便是在正常運行,司機的數量都是雙倍候崗在值狀態。
比如到了俄羅斯因為火車軌道寬度不同,要換車輪行駛,就由俄羅斯的司機接班開境內的這一段路。再到了波蘭境內,又換為波蘭的火車司機開車。
當然一個國家境內不同站點,有時根據路況不同,距離不同,也要換多位司機開車,因此最多的時候,一條單程義烏到馬德里的中歐鐵路線路上,包括備用替班司機在內,真的會有60多位司機參與開了這趟國際班車,這也是非常壯觀的國際接力開火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