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余,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沉浸在書海中,享受閱讀的樂趣,是許多人向往的生活狀態。
隨著4·23世界讀書日的臨近,記者提前為大家打探了龍泉驛區同安街道三處與眾不同的閱讀空間——新見書山、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圖書館、夜讀書社,它們憑借各自獨特的文化氣質與沉浸式體驗,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精神棲息地”。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它們,解碼它們如何以“書”為媒,為城市注入詩意與活力。
讀書,使人進步
01
新見書山
藏在龍泉山中的文藝秘境
在人們逃離城市喧囂的清單里,龍泉山觀景平臺和網紅民宿早已不是新鮮選項,而在山間悄然生長的新見書山,正以“書與山共生”的獨特氣質,成為人們重新定義生活的精神地標。
白色與暗紅色相間的三層建筑矗立在一池綠水旁,碩大的落地玻璃與周邊小橋流水、茵茵花草相映成趣,遠處森林茂盛、竹色青青……這就是位于同安街道紅旗村4組王家灣一處山間平地上的“森林圖書館”——新見書山。與其他民宿不同的是,新見書山本是以閱讀為特色的圖書館主題民宿,書店依山而建,全景落地窗將滿目綠意引入室內,木質書架與暖色燈光相映成趣,讀者可坐在靠窗的位置邊品咖啡邊閱讀,抬眼便是層巒疊翠。
“我們新見書山是2021年對外開放的,從最初的幾千冊圖書,已經慢慢發展到現在的藏書4萬冊,我們也是想不斷地豐富閱讀內容,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游玩。在場景營造上,我們突破傳統圖書館模式,去年引入了譚小聰非遺工作室,打造體驗工坊,開設棕編教學,讓文化傳承看得見摸得著。”新見書山相關負責人楊智森告訴記者,未來他們想把新見書山打造成一個平臺,一個連接傳統與現代、融合閱讀與生活的文化共生體,讓這座生長在山間的森林圖書館持續煥發新的生命力。
02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圖書館
中國版“霍格沃茨”的圖書館
藤蔓爬滿紅磚,木質牌匾上金色的“圖書館”字樣,跨過沉木門檻陣陣墨香迎面撲來……古樸、素雅、神秘便是記者對它的第一印象,它就是因環境雅致優美,屢次獲評“全國最美圖書館”之一的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圖書館。
學院圖書館建立于1993年,位于同安街道陽光南路500號,現有總面積2萬余平方米,館藏文獻161余萬冊。這座被譽為中國版“霍格沃茨”的殿堂,不僅以其獨特的設計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吸引著學子們,更在無形中滋養著他們的心靈。
如果你厭倦了城市的喧囂,不妨走進這座圖書館,去感受它桌椅、窗戶、層高都透露出的濃濃古典美。越往里走,還能感受到具有川西民居風格建筑的靈秀之氣,只見木質桌椅隱藏在梨樹、桃樹、李樹之間,不少學生獨自一人捧一本書在樹下靜靜地享受自己的閱讀時光。
作為國家級AAA旅游景區的高校,你如果想去,可以提前預約,去感受這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的魅力。
03
夜讀書社
文藝與煙火氣并存的寶藏空間
在同安街道還藏著一家寶藏閱讀空間——夜讀書社,它位于同安文化運動公園內,藏書10000余冊,多以兒童繪本、青少年讀物和家庭教育類書籍為主。
遠看夜讀書社,它的建筑采用了同安特色的紅磚文化風格,門前的綠植郁郁蔥蔥,與紅磚墻形成鮮明對比,顯得格外溫馨和諧。步入書社,除了書香味,還有一股濃厚的面包香味兒撲面而來,讓人不禁心生向往。“其實我們的書社主要是以親子互動為主題,設置了窯烤面包、手工體驗館等,你能想到的親子體驗項目我們這里基本上都有,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閱讀+親子活動,讓更多的家庭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讓閱讀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夜讀書社相關負責人薛雯告訴記者,夜讀書社未來將致力于打造一個集閱讀、休閑、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
如果你厭倦了城市的喧囂,不妨走進這座圖書館,去感受它桌椅、窗戶、層高都透露出的濃濃古典美。越往里走,還能感受到具有川西民居風格建筑的靈秀之氣,只見木質桌椅隱藏在梨樹、桃樹、李樹之間,不少學生獨自一人捧一本書在樹下靜靜地享受自己的閱讀時光。
結語
“圖書館是一座城市的光。”當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這些特色空間,翻閱的不僅是書籍,更是一種從容地生活態度。
在龍泉驛區同安街道,這三處圖書館各具特色,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選擇。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空間,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不妨在閑暇之余,去這些圖書館走一走,邂逅一本好書,感受閱讀的魅力。
▍信息來源:龍泉驛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