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更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如何為區域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司法動能?
4月18日下午,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發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長伴成長·寧護營商”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8.0版)》。商事審判庭庭長祁曉棟介紹了《方案》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
《方案》以“長伴成長·寧護營商”為主題,更加突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措施的區域針對性,更加關注營商主體尤其是企業的感受度。
——更加注重貼合區域發展特色,通過護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涉航空糾紛審判效能、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等,對接重大戰略實施。
——更加注重優化涉企訴訟流程,通過加強重點環節管控、聚焦重點領域審判、持續規范執行程序等,提升審判執行質效。
——更加注重提升市場主體感受,通過加強府院協同聯動、營造良好宣傳氛圍、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等,貫通內外聯動機制。
——更加注重促進社會綜合治理,通過做深做實社會協同治理、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審判工作等,強化多元解紛力度。
——更加注重科技賦能司法服務,通過加強應用場景建設、提升司法透明程度等,激活數助營商優勢。
發布會后,長寧法院召開以“長伴成長·寧護營商”為主題的營商主體座談交流會。黨組成員、副院長黃洋出席。區發改委、區司法局、區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和部分企業、律師、仲裁員代表等受邀出席。
“建議法院進一步提升立審執工作質效,讓參與訴訟的市場主體能更加有直觀的感受度?!?/p>
“建議加強對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p>
“建議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
“建議挖掘培育更多的典型案例,引導市場更加規范運行?!?/p>
與會人員從不同方面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長寧法院將吸收落實好,以法治之力長伴企業成長,以法治之力守護優質營商。
《方案》5個方面13個大項
具體有哪些措施?
(一)更加注重貼合區域發展特色,對接重大戰略實施
1.護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發布“互聯網空間行為規范指引”等方式規范經營主體線上交易行為,提高企業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關注區域電商直播、時尚創意產業發展需求,前往園區開展巡回審判或類案講座,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常見商事合同法律風險等司法保障服務。結合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活動,發布知識產權保護審判白皮書,聚焦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分析糾紛特點和成因,提出對策建議。與兄弟法院就平臺糾紛治理開展協作研究,就源頭化解矛盾、提高在線糾紛解決機制效率等向平臺提出司法建議。
2.提升涉航空糾紛審判效能。不斷優化完善集約化、一站式、專業性的航空爭議糾紛解決機制,提升航空糾紛化解質效,強化航空法治理論研究,加強類案裁判規則提煉,培育典型案例,充分釋放航空審判站服務航運企業效能。加強低空經濟等領域前瞻性法律研究和涉航空爭議分析,為航空運輸產業發展提供法治助力。
3.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主動參與長三角地區民商事審判法律適用統一研商機制,推動就更多法律適用分歧達成共識。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交流協作,提升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深度參與“交叉執行協作”“跨域執破銜接”“異地拘留辦理”三份協作規則的實施,協助辦理一批跨區域執行協作典型案件,為推動長三角執行一體化向更深層次發展貢獻長寧力量。
(二)更加注重優化涉企訴訟流程,提升審判執行質效
4.加強重點環節管控。依法規范民事案件立案、調解、審理流程銜接工作,做到有案必立、能調即調、當審則審。強化對審限內結案率、調解率、上訴案件移出時間等指標的監測分析,努力實現統計數據進入合理區間。加強鑒定必要性審查,持續優化委托司法鑒定、民商事上訴案件移送、審限內結案率等重點環節流程,加快案件內部流轉。根據上級法院要求升級企業確認訴訟文書送達地址告知承諾制,推進司法專遞面單電子化改革,提升案件送達效率。
5.聚焦重點領域審判。探索對收案數量大、爭議內容較為集中的案件通過報請提級管轄、示范判決確定裁判尺度,提升類案審理效率,促進類案糾紛源頭化解。嚴格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提升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審判質效,形成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提高破產存案辦理效率,督促管理人加快工作進度,努力實現破產案件存案清零。
6.持續優化案件執行成效。切實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全面提升首執案件執行到位率、有財產案件法定期限內實結率、不明案款和超期未支付案款動態“雙清零”等指標。完善執裁庭、執行局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執行異議案件動態管理,明確工作要求和時間節點,縮短辦理周期,規范執行程序,減少執行信訪投訴,提高執行工作滿意度。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精準、靈活、創新適用執行強制措施,完善守信正向激勵和失信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涉企業執行協作機制,加強司法信用數據共享共治,促進企業信用修復。聚焦規范執行,從嚴把握終本結案標準,制定防止超標的查封實施意見,明確操作規則,規范查封行為。
(三)更加注重提升市場主體感受,貫通內外聯動機制
7.加強府院協同聯動。與區發改委、工商聯、司法局、東虹辦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調研座談,統籌資源聯動合作。持續推進與區知識產權局共同簽訂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備忘錄》實施,定期維護區域內侵權人信息數據庫,完善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長效合作機制。
8.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圍繞智能互聯網、時尚消費、航空及運輸服務、商務及金融服務等區域重點產業,著力培育一批符合法治原則、遵循市場規律、具備典型意義的精品案例、優秀裁判文書、示范庭審和涉營商環境調研課題。向企業發放《人民法院案例庫參考案例匯編手冊》。積極推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事例的評選、上報、宣傳,集中展示我院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成果。
9.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加強對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違法犯罪,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動形成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良好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加強法院與律師協會、仲裁機構、破產管理人協會溝通互動,聽取意見建議。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執行事務中心升級改造,完善服務功能,提升訴訟參與人感受度。
(四)更加注重促進社會綜合治理,強化多元解紛力度
10.做深做實社會協同治理。持續發揮“彩虹橋”法治工作站作用,進一步推進“多元調處中心”高效運行,促進矛盾糾紛源頭疏導、綜合治理、實質化解,減少訴訟總量。對審理中發現的多發、易發糾紛類型,通過發送風險提示等形式,提示企業第一時間采取動態治理措施,協助優化各平臺內部爭議解決機制,防止訴訟風險擴大,減少糾紛發生。加大知識產權糾紛非正常批量訴訟專項治理力度,糾治知識產權領域權利濫用行為,引導權利人誠信合理維權,推動案件源頭治理。
11.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審判工作。進一步深化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機制,積極參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反不正當競爭等涉企業法律法規修改意見征求,并及時總結司法案例,深化地方涉企立法建議工作,充分聽取市場主體立法建議。對于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過發送個案司法建議書、制發審判白皮書等方式向有關部門、單位反映。開展“長伴成長·寧護營商”法治沙龍進樓宇、園區活動,不斷拓寬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方式,助力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聯動創新區建設、長寧區“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建設。
(五)更加注重科技賦能司法服務,激活數助營商優勢
12.加強應用場景建設。根據高院要求推廣應用“案滬通”系統,為當事人提供全流程、伴隨式服務。積極申報、建設各類涉訴企業提供訴訟便利的“數助便民”和依法能動履職“數助治理”應用場景、擴展優質場景的覆蓋面和實效性。
13.提升司法透明程度。優化司法質效數據公開平臺內容和形式,根據市高院要求依法穩妥推進審判、調解、執行等領域質效數據的實時公開。嚴格落實民商事案件庭審公開和裁判文書公開要求,為公眾提供現場或在線旁聽便利服務,規范民商事裁判文書在互聯網公開。
供稿 | 商事審判庭(互聯網案件審判庭)
編輯 | 金文斌 王雅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