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就是二十四節氣的谷雨了,這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氣,在貴州的黔東南地區,一直保留著過谷雨節的傳統,當地不僅有各種慶祝活動,還有“走谷雨”的習俗,谷雨時節,一家老小“走親訪友”,青年男女“對歌傳情、踏青出游”,可以說是萬物生長、其樂融融。
貴州黎平縣的肇興侗寨,谷雨前后氣候宜人,還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動。
總臺記者 尹平:鼓樓下的年輕人唱歌時而婉轉時而俏皮,一聽就知道他們是在對歌傳情。他們不用樂器伴奏,用純人聲唱出多聲部的自然合聲。這就是侗族流傳千年的一種演唱形式——侗族大歌。
鼓樓對歌,是侗族在重要的節慶時節,尤其是像谷雨這樣的節日,青年人重要的社交活動。鼓樓,是一個侗族非常重要的“象征”。侗族同胞外出歸來,從遠處看見了山谷中鼓樓的尖頂,就意味著到家了。
丟卣卣 打花臉 侗寨谷雨時節的有趣習俗
谷雨,在侗語里的字面意思是“吃烏米、播稻種”,也有鼓勵婚戀的雙重寓意。在鼓樓旁邊的這一家門口,就有幾個侗族青年正在進行“丟卣卣”。
卣卣一種小竹簍、小容器。侗族青年如果中意誰家閨中的女孩,就會把糖果裝在這個“卣卣”里,在谷雨這兩天想辦法扔進女孩家里,傳遞愛意。而女孩也對男孩有意思的話,就會在竹簍里裝上用烏樹葉汁染黑的糯米飯,扔回給男孩。
街上的年輕人正在互相“抹黑”。這個“抹黑”叫作打花臉,青年男女丟卣卣成功以后,女孩子的家人要給男孩子臉上抹上染料,做上標記。現在,這個儀式變成了整個侗寨青年共同歡樂的節目,大家互相“打花臉”,抹得越多祝福就越多。
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肇興侗寨旅拍熱
這些谷雨節的習俗在侗寨已經流傳600多年,現在還成為侗寨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活動。抓好民族文化,侗寨的鄉村振興就有底氣。侗寨已經成為貴州旅游的旅拍熱門地之一。
整個寨子里從事旅拍的居民達到八十多戶、兩三百位年輕人。依托家鄉獨特而保存完整的風貌,把新的旅游業態帶到了侗寨。
高鐵賦能交通便利 肇興侗寨大灣區游客多
這里很多游客都說粵語。有了貴廣高鐵的賦能,2024年,肇興侗寨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其中就有超過三分之一游客來自粵港澳大灣區。
谷雨這兩天,侗寨的游客將超過兩萬人次,整個侗寨欣欣向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