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書中眾多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寓意。其中,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純真而美好的愛情故事,一直以來都備受讀者關注。
在賈府這個封建禮教森嚴的大家族里,寶黛二人自幼一同長大,親密無間,他們的感情在日積月累中逐漸深厚。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賈母作為賈府的最高掌權者,卻從未對寶黛之間過于親密的行為表示過擔憂,更不擔心他們會做出有違禮教、敗壞門風的丑事。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緣由呢?
難道賈母真的對寶黛之事毫無察覺?實則不然,賈母不僅心中有數,而且早就采取了一系列巧妙而有效的 “防護措施”。
一、家庭環境與禮教約束
在封建時期的大家族中,禮教規范極為嚴格,賈府自然也不例外。這種禮教氛圍從黛玉初入賈府便能深刻感受到。
黛玉初到賈府時,在飲食、起居、言行等各個方面都處處謹慎小心,生怕行差踏錯,這正是賈府禮教森嚴的生動寫照。賈府中無論是主子還是奴仆,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范和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受到指責。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晚輩對長輩必須絕對尊敬,言行舉止都要符合身份和禮儀規范。吃飯時,座位的排序、餐具的使用、進食的動作等都有明確規定。賈府的這種禮教環境,就如同一張無形卻又強大的網,將所有人籠罩其中,寶黛自然也難以例外。
它時刻約束著寶黛的行為,讓他們在潛意識里就不敢輕易做出越軌之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寶黛即便感情深厚,也會因為禮教的束縛而自覺保持一定的距離,行為舉止有所收斂。
二、對黛玉的悉心教導
賈母對黛玉的教導可謂用心良苦。黛玉自幼喪母,賈母心疼外孫女,將其接入賈府撫養。從黛玉進賈府的那一刻起,賈母就對她的教育極為重視。
在生活方面,賈母為黛玉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衣食住行都與賈府的小姐們無異,甚至更為精致。更為重要的是,在品德和禮儀方面,賈母精心安排,為黛玉配備了完善的教導體系。賈母深知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中,一個女孩子的言行舉止關乎家族的聲譽和個人的未來。
她給黛玉安排了教引嬤嬤,這些嬤嬤的職責就是專門教授黛玉各種禮儀規范和行為準則。在《甄嬛傳》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角色,只有被皇帝選中的女子,才有資格使用宮中特派的 “教引姑姑”,而黛玉在六七歲時,身邊就已經有四個教引嬤嬤來監督約束她的行為了。
這些嬤嬤時刻陪伴在黛玉身邊,從日常的言行舉止到應對各種場合的禮儀,都進行細致入微的教導。黛玉在她們的悉心教導下,自然養成了知書達理、端莊穩重的性格和行為習慣。
例如,在與寶玉相處時,黛玉即便心中對寶玉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在行為上也始終保持著應有的分寸和矜持,不會做出有失禮儀的舉動。
三、身邊人的監督
黛玉身邊有眾多丫鬟婆子,她們不僅負責照顧黛玉的生活起居,還肩負著監督黛玉行為的重任。以紫鵑為例,紫鵑對黛玉忠心耿耿,她深知黛玉的心思和處境,在寶黛相處的過程中,時刻留意著兩人的言行。
有一次,寶玉趁午休去黛玉那里閑逛,他剛進來,就有兩個婆子跟進來了,告訴他:“姑娘睡覺呢,等醒了再來。” 若不是黛玉說:“誰睡覺呢?” 賈寶玉就直接被那兩個婆子架出去了。見黛玉醒來了,婆子無話可說,又不放心把這個小渣男單獨留在屋里,趕緊叫紫鵑來防患于未然:“紫鵑,姑娘醒了。”
紫鵑在很多時候,會巧妙地提醒黛玉注意言行舉止,避免與寶玉過于親密而引起他人的非議。同時,賈府中的其他丫鬟婆子們也都有自己的職責和立場,她們在日常的相處中,也會對寶黛的行為進行監督。
一旦發現有不妥之處,雖然不敢直接干涉,但可能會通過各種方式將情況傳遞出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寶黛起到了約束作用。所以,黛玉身邊的這些人就如同一個個小小的 “衛士”,時刻守護著黛玉的言行規范,讓賈母無需擔心寶黛之間會出現逾矩之事。
四、寶黛的性格特點
寶黛二人的性格特點也使得賈母無需過多擔憂。賈寶玉雖然生性叛逆,對封建禮教中的一些繁文縟節極為反感,但他對黛玉的感情卻是純真而真摯的。他尊重黛玉,理解黛玉,在與黛玉的相處中,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交流和共鳴。
例如,他們一起共讀《西廂記》時,被書中真摯的愛情所打動,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在這種精神交流中進一步升華。但寶玉從未有過對黛玉輕薄的想法和行為,他對黛玉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契合。
而林黛玉則是一個心思細膩、敏感自尊的女子。她雖然對寶玉一往情深,但她的自尊和驕傲使她在行為上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她深知自己在賈府的處境,也明白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束縛,所以即便在與寶玉感情深厚的情況下,她也不會輕易做出有違禮教的事情。
例如,在一些場合中,黛玉會刻意與寶玉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引起他人的議論。寶黛二人的這種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感情的表達上會相對含蓄和克制,這也是賈母信任他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賈母的長遠考量
賈母作為賈府的大家長,有著長遠的眼光和深刻的謀略。她對寶黛之間的感情并非只是單純地看到眼前的親密,而是從家族的未來和發展等多個角度進行考量。
在她看來,寶黛二人自幼一起長大,感情深厚,如果能夠結為連理,對于家族的穩定和內部的和諧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賈母對黛玉的人品、才情和性格都十分了解和喜愛,她認為黛玉是最適合寶玉的人選。
從家族的長遠利益出發,賈母希望寶黛能夠走到一起,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因此,她并不擔心寶黛之間目前的親密行為會引發丑聞,因為她早已在心中規劃好了寶黛的未來。在她的計劃中,只要時機成熟,就會促成寶黛的婚事,讓這段感情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例如,在一些場合中,賈母會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對寶黛感情的支持和認可,像是在清虛觀打醮時,張道士要給寶玉說親,賈母回道:“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也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
這句話看似是在推脫,實則是賈母在暗示眾人,她心中對于寶玉的婚事有著自己的想法,而黛玉在模樣和性格上都是符合她心意的。
這么來看,賈母之所以不擔心寶黛之間出丑聞,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環境的禮教約束、對黛玉的悉心教導、身邊人的監督、寶黛的性格特點以及賈母的長遠考量,這些 “防護措施” 環環相扣,為寶黛之間純真的感情保駕護航。
在賈母的心中,她期待著寶黛能夠在合適的時候修成正果,為賈府帶來新的生機和希望。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賈母作為賈府大家長的智慧和謀略,她在復雜的家族關系和封建禮教的大背景下,巧妙地處理著寶黛之間的感情問題,力求達到家族利益和個人情感的平衡。
參考資料:《紅樓夢》原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