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美國制裁后的一段時間里,華為曾短暫地使用過一段時間高通驍龍處理器,因為美國制裁直接切斷了華為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密切聯系,導致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芯片。
在如此嚴峻形勢下,華為不得不尋找臨時解決方案以維持其智能手機業務的運轉,此后美國向高通頒發了向華為出售4G芯片的特別許可證,允許向華為供應經過嚴格限制的移動處理器。
但高通向華為提供的僅是性能受限的4G版本芯片,在5G已成為旗艦手機標配的時代,這無疑嚴重削弱了華為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在2021年至2023年間,華為發布的P50、Mate 50等系列機型被迫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且僅支持4G網絡,這與華為曾經引領5G技術發展的行業地位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這段被迫使用高通方案的經歷,也促使華為加速了自主創新的步伐。
一方面,華為通過軟件優化和系統調校,盡可能彌補硬件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公司大幅增加了對海思半導體部門的投入,同時通過旗下哈勃投資積極布局國產半導體產業鏈。
制裁讓華為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種危機意識為后來的技術突破埋下了伏筆。
2023年8月,華為在沒有舉行任何發布會的情況下,突然上架銷售Mate 60系列手機。
華為Mate 60系列搭載全新的麒麟9000S處理器,標志著華為在遭受美國制裁四年后,重新獲得了先進手機芯片的供應能力。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現在華為已經迭代推出了麒麟9000SL、麒麟9010、麒麟9020等純國產自研芯片。
麒麟芯片的回歸,也陸續讓華為與高通進行了切割。
現如今在華為千元機產品上,都已經找不到高通驍龍芯片方案了,當初美國制裁華為,讓華為被迫使用高通芯片的舉措,現在來看也算是徹底失效了。
目前一款全新的千元機華為暢享80的詳細配置就已曝光,這款新機將搭載海思麒麟710A登場,這是由中芯國際14nm工藝制造的一顆芯片。
同時暢享80還配備了6.67英寸高亮屏、6620mAh巨鯨電池、512GB大存儲、40W快充等硬核配置,并預裝鴻蒙4.0系統,成為首款千元級預裝鴻蒙4.0的機型。
不過就在配置曝光后,華為暢享80搭載的麒麟710A卻褒貶不一,引發了網友爭議。
其實麒麟710A最早發布于2020年,是華為在遭遇美國制裁后,首款由中芯國際14nm工藝代工的芯片,性能接近高通驍龍665,屬于中低端水準。
也就是說,麒麟710A是一顆5年前推出的芯片,距今已服役長達5年之久,外界對這顆芯片是否能夠滿足日常使用產生了疑慮。
的確如此,作為14nm制程工藝芯片,麒麟710A放在今天使用起來流暢度顯然存在疑問,不過考慮到有鴻蒙系統深度優化,或許能夠讓這顆老芯片煥發活力。
更關鍵的是華為暢享80的定價將足夠便宜,目前華為手機能夠在市場上回暖,主要是依賴高端Mate系列、Pura系列以及中端nova系列機型,在千元價位缺乏市場競爭力。
而華為暢享80的推出,有望憑借鴻蒙生態+國產芯差異化賣點,吸引預算有限但認可華為品牌的用戶。
綜合來看,盡管麒麟710A性能已落后于時代,但它的存在,象征著華為在極端制裁下的韌性。
華為暢享80必然不是性能強大的千元機,甚至要遠遠落后新款千元機,但它承載著國產半導體產業的突破,以及華為“向下扎根”的市場策略。
期待華為能夠在市場份額回歸后不忘初心,繼續扶持國內產業鏈成熟,未來有計劃地在千元機上搭載性能更強大的自研麒麟芯片,讓更多人用得起便宜好用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