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7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會晤不僅引發意大利媒體的高度關注,也吸引了全球輿論的目光。這是自美國加征關稅引發與世界多國摩擦以來,首位訪問白宮的歐盟國家政府首腦,具有特殊象征意義。那么,美國和歐洲主要媒體是如何看待此次會談的?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稱梅洛尼是特朗普喜歡的少數歐洲領導人之一,以此概括了梅洛尼此次白宮之行的氛圍。
報道稱,梅洛尼在會談中表現謹慎,避免制造爭議,而是選擇恭維特朗普,并表達對其政治理念的認同。梅洛尼批評了“覺醒”意識形態,并借用特朗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提出“讓西方再次偉大”。
不過,《紐約時報》指出,盡管梅洛尼在多項議題上向特朗普靠攏,但她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立場未變,明確重申俄羅斯是戰爭的發動者——這一點是特朗普要么拒絕承認,要么刻意回避的。
報道還稱,盡管特朗普對梅洛尼大加贊賞,但這段“特殊關系”是否能為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帶來實質成果,仍有待觀察。
·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
《華爾街日報》稱,盡管挑戰重重,梅洛尼或許是目前最具優勢與技巧的歐洲領導人,有能力在關稅問題上說服特朗普達成共識。
·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
《華盛頓郵報》在雙方會晤前曾指出,梅洛尼在與特朗普的政治親近關系與其作為歐盟代表的正式身份之間左右為難。會后,該報稱她依然對推動跨大西洋貿易協議保持樂觀態度。
·政客(Politico)
美國《政客》雜志認為,此次訪問帶來一個實質性成果:特朗普首次對通過談判解決美歐貿易摩擦表示出信心。這一轉變頗為出人意料,因為就在幾天前,他還聲稱歐盟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坑美國”。
·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英國《金融時報》稱,梅洛尼與特朗普的會晤標志著美國總統在對歐態度上的語氣轉變,無論是在關稅、烏克蘭沖突還是對華政策等分歧明顯的問題上,特朗普都表現出比以往更為克制的姿態。
·世界報(LEMONDE)
法國《世界報》的態度則更加謹慎,認為梅洛尼試圖借助與特朗普的意識形態共鳴,推動美歐之間達成貿易協議,但特朗普并未作出任何實質承諾。因此,該報將此次訪問的成果評價為“平淡”甚至“半途而廢”。
·國家報(EL PAIS)
西班牙《國家報》指出,梅洛尼此行意在充當布魯塞爾與華盛頓之間的調解者,但正如她自己所承認的,當前的復雜局勢使得這一任務更加艱巨,充滿不確定性與挑戰。
·世界報(DIEWELT)
相比之下,德國《世界報》的態度則更為樂觀,稱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是“此刻真正的歐盟女性”。
(意燴原創,翻譯:莎莎,編輯:舒廖,圖片來源:意大利總理府網站 ,轉載請注 明意 燴 :oushitali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