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慶威
夕陽斜照進那間古董店,林默站在窗前,手中捧著那只已經修復的青花瓷杯。杯子上的裂痕被金漆細細勾勒,宛如一道愈合的傷疤,提醒著曾經破碎的過往。
二十年了,他始終記得那個轉身。林默嘆了口氣,手指輕撫過杯沿,仿佛能觸碰到她的溫度。
"阿默,我要走了。"十八歲的蘇雨站在老槐樹下,眼中噙著淚水,"父親在南方給我安排好了學校,我必須離開。"
"我等你回來。"林默遞給她那只剛買的青花瓷杯,"這是給你的,想我的時候就看看它。"
蘇雨接過杯子,輕輕點頭,轉身離去。那背影,成了林默心中永遠無法描繪的輪廓。
時間如水,林默的生活簡單而規律。每天清晨,他會到老槐樹下澆灌那棵兩人曾一起種下的樹;午后,他會坐在窗邊,修復那些被人遺棄的古董;傍晚,他會泡一壺清茶,對著那只青花瓷杯發呆。
人們都說他固執,不懂得放下。只有林默知道,有些承諾,一旦許下,便是一生。
"這只杯子,修補得很費心思。"店里的老伙計張叔說道,"裂得那么徹底,按理說應該放棄。"
"有些東西,即使破碎,也值得修復。"林默回答,目光落在窗外的槐樹上。
第三年春天,林默收到了一個包裹,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幅繡品。信是蘇雨寫的,她說自己在南方過得很好,已經成家立業。繡品是他們曾在老槐樹下許愿的情景,針腳細膩,栩栩如生。
林默沒有回信。他把繡品掛在床頭,每晚入睡前都要看上一眼。那繡品上的誓言,比任何言語都來得深刻。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林默常想,若當年他也能像她一樣勇敢,結局會不會不同?
第五年冬天,老槐樹被一場暴風雨攔腰折斷。林默站在樹下,撿起一片枯黃的葉子,輕輕夾入筆記本中。
那天夜里,他夢見了蘇雨。她還是十八歲的模樣,站在槐樹下,微笑著向他伸出手。他跑過去,卻怎么也觸不到她。
醒來時,淚水已浸濕了枕頭。
第三十年,古董店來了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她仔細打量著店內的物品,最后停在那只青花瓷杯前。
"這只杯子,是你修補的嗎?"老婦人問。
林默抬頭,驚訝地看著她:"您是..."
"蘇雨。"老婦人微笑著說,"我回來看你了。"
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痕跡,但那雙眼睛,依然如當年般明亮。
他們談了很多,卻避開了那個分別的下午。只是當林默說起那只青花瓷杯時,蘇雨從包里拿出一塊繡帕,上面繡著同樣的場景。
"我保存了三十年。"蘇雨說,"一直想親手送還給你。"
分別時,蘇雨問:"如果當初我沒有走,我們會怎樣?"
林默沉默良久,拿出那只青花瓷杯:"你看,它雖然破碎過,但如今依然完整。"
蘇雨接過杯子,指尖輕觸那些金線:"就像我們的青春,雖然逝去,卻永遠留在記憶里。"
又過了十年,林默收到蘇雨的來信,說她身體不好,可能無法再來探望。他急忙收拾行李,趕往南方。
然而,當他到達那座陌生城市時,醫院的人告訴他,蘇雨已在三天前離世。
整理遺物時,林默發現了一個木盒,里面是那只青花瓷杯和一封未寄出的信。信中寫道:
"阿默,原諒我再次不告而別。人生如夢,我們終究沒能走到最后。但請相信,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你永遠是我心中那道不滅的風景。若有來生,愿我們不再錯過..."
回到老槐樹旁,林默挖了一個坑,將青花瓷杯和繡品一同埋下。三十年的等待,三十年的思念,都隨這兩件物品永遠安息。
風起,落葉紛飛。林默站在那里,看著樹影婆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十八歲的少女,站在陽光下,對他微笑。
那一刻,他終于明白:有些愛,不必擁有;有些人,不必強求。記憶中的容顏,或許模糊,卻是最美的風景。
青花已碎,誓言成空,唯有那段青春,永遠定格在時光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