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初,美國攝影家比爾·霍克(Bill Hocker)來到中國,游歷各地,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時代記憶。
1981年,霍克先生陪同身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的華裔妻子何妙兒,一同來到中國,為考察中國的鄉村建筑,兩個人穿越了北京、陜西、四川、浙江、安徽、湖北、上海、江蘇、廣東等地。
在四川,他們主要游歷了成都、樂山及峨眉山,用鏡頭為世人記錄下了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國度已經漸行漸遠的風貌。
▲成都的一處小巷,兩側都是傳統的川居建筑,轉角處,兩人走過,一人推著空板車。
▲成都的一處沿街商鋪,墻上掛滿了各種自行車坐墊套,五顏六色,花樣繁多,男店主穿著時尚T恤,笑容滿面,家中依稀可見一位女子正在縫制。
▲成都街頭的一處肉店,門檐上的掛鉤掛滿了宰殺好的肉條
▲成都街頭的一個木匠,正在刨著木板,看墻上靠著的材料,應該是在打制著一個單人木床。
▲成都的一處陶瓷用品店鋪
▲從高處俯拍成都的老街巷
▲成都的街頭
▲早晨的上班期間,成都的馬路上,環衛工人開著掃地車,地面上清理的很干凈。
▲成都的老街,幾位上了年紀的街坊大爺,聚在一起打著四川長牌。
▲成都的老街
▲成都的一處老街巷,雖然是沿街,好像都是普通百姓的住家。
▲成都的一處糧庫,稻場上是四處運來的稻谷。
▲糧庫的糧倉,工作人員坐在椅子上,正在記賬。
▲成都的街頭一處餐飲店,一位年輕男子好像在清洗豬肉皮,背后的窗子上掛著一個價格牌,寫著菜名和價格(單位是元):辣椒肉絲 0.35,白水茄子0.05……
▲成都街頭的流動板車菜攤,攤主是位大爺,正在稱著什么。
▲成都的一處公園
▲成都的街頭,一個少年和家人推著裝有蜂窩煤的板車,正在一處民國建筑“藹園”門口休息。
▲一位穿著紅汗衫的少年站在被拆除的老建筑現場
▲成都的老街,一處老房子,朱漆烏黑大門,幾個孩子剛好站立門中,石門框上還有舊時的對聯,依稀可辨為:緒纘汜鄉綿世澤, 傳水部紹家聲。門楣上方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
▲一處肉店門口,自行車上馱著一大塊豬肉,上面可以看到蓋著紅色檢疫章。
▲此圖比爾霍克并未注明是成都,經過與上圖肉店的建筑對比,有可能是同一處,從屠宰場運來的豬肉豬肉正在下貨,瓷磚墻上寫有大腸每斤0.05元,棒骨每斤0.20元。
▲成都的一處博物館內,一位老工作人員正在看著閱報欄上的報紙。
▲博物館大廳內,四周的墻壁掛著收藏的字畫。
▲成都街頭的縫紉攤,一群婦女們支起攤,縫紉機挨著擺開,為百姓提供便利的縫衣服務。
▲成都街頭的老三輪車,車身已經銹跡斑斑,車篷也修修補補,車夫正躺在車上,回頭看著比爾。
▲另一位三輪車夫正在車上打盹
▲在成都的一處公園內,露天的茶館,茶樓的柱子上還貼有禁止打牌下棋的告示,幾乎每個茶攤都坐滿了人。
▲一處老房子前,一位老大爺坐在靠椅上,手里拿著報紙。
▲成都的天府廣場前
▲上圖的背面,是眾多的變壓器。
▲成都寶光寺內的福墻,兩個男女青年一前一后,正在摸著上面的福字。
▲成都街頭的自來水站
成都的一處街頭小人書攤
▲原圖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處老街,一個射擊攤前,一個少年正在瞄準。
▲原圖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處街頭,一對夫妻小販在賣著東西。
▲原圖只注明四川,有可能是成都的一處宣傳畫繪制現場。
▲原圖只注明四川,一位賣竹籃的小販,正看著宣傳欄的內容。
▲原圖只注明四川,目前不知道是何地所拍,一個家電商場,門口擺著各種立扇和臺扇,其中廣告寫著落地電風扇每臺187元。
▲原圖只標注四川,街頭的一個稱體重攤,一個爺爺正帶著他的孫兒稱體重。
▲原圖注明為樂山,街頭的一個小人書攤,兩個小女孩站在最外面,還有幾個孩子蹲著在看,門牌上有"小南街"字樣,如果樂山沒有此街名,那可能是比爾霍克記錯,將成都所拍當成樂山了。
▲樂山的一處街頭,一位流動理發匠給一個老漢剃光頭。
▲一個老大媽坐在小竹凳上,認真地縫制著衣服。
▲原圖未注明地點,一位老大爺正在制作手工煙葉。
▲樂山的一處寺廟殿內,一位老人家正在給菩薩點香
▲街道上,一名男子正在逗弄孩子,車后座的袋子上有“化學株式會社”字樣,可能是當年的進口化肥口袋。
▲樂山大佛的全景,江水滔滔,大佛雄偉壯觀。
▲游客們坐在大佛的腳背上,還有人坐在腳趾上,可見大佛之巨。
▲樂山大佛,左側的崎嶇登道,游人魚貫而來,雄偉的大佛歷經滄桑,那時的面部也成了黑臉。
▲可能是大佛旁的凌云寺,一個小女孩坐在樹下的石頭構件上,旁邊的寺門緊閉,門中貼有“游人止步”的提示。
▲工匠正在給屋頂換新稻草。
▲位于峨眉山川主鄉的一處煙葉加工房,草屋頂上的草已經干枯,屋檐下懸掛著青綠的新鮮煙葉,對比極強,村民們坐在下面聊天休息。
▲峨眉山境內的川主鄉一處煙葉加工房,村民將收割好的煙葉吊掛在梁上后,大家聚在一起,愜意的閑聊。
▲地點不詳,一群人聚在街頭。
▲一位木匠正在院內用鋸子蓋著板材,以上兩圖的屋頂很像,應該是同一地區。
▲和上圖同一地點,這張圖是從門內往外拍攝。
▲一名男子端著臉盆從街頭走過,屋子上掛有學雷鋒的宣傳畫。
▲以上兩張圖片是峨眉山附近的一處農舍,院落大門是傳統的中國古建造型,具體地點可能在龍門鄉附近。
▲峨眉山附近遇到的兩個農村小男孩,他們背著竹筐,手拿小鐮刀,面對比爾的鏡頭,露出了好奇而又怯生生的眼神,前面的大孩子還打著赤腳,可見家庭條件不算好。
▲原圖未注明地點,據分析可能也同樣拍于峨眉山地區,四個小女孩站在屋后的菜園里。
▲去往峨眉山,沿途的涼亭,一位當地的大爺,擺著自家采摘的中藥材,等待游客購買。
▲云霧繚繞,風景秀麗的峨眉山。
▲峨眉山的牛心亭,此亭建于黑白二水之間的一座巨石之上,此石形如牛心,因而得名牛心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