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雷刷手機時看到佛山電翰的采訪,他直言不諱,稱不否認做網紅就是在賺快錢。回想起來,那個在工廠打螺絲爆紅的佛山電翰,帶著團隊 75 天賺了幾百萬。現在人家開著邁巴赫,還成了廣東省郵政的簽約主播。
第一次刷到佛山電翰的視頻時,小雷也被他的魔性甩手動作洗過腦。明星臉+流水線打工人的反差人設,配上重復上頭的薩克斯 BGM ,短短 10 天漲粉百萬。
圖源:抖音
爆火后的操作就挺讓人意外,就在全網爭相模仿、點擊量破 2.7 億的巔峰時刻,他他沒趁著熱度瘋狂直播帶貨,反而選擇停播四個月,理由是“不想消耗工人身份”。
現在好多網紅都爭著給自己貼上 “打工人” 的標簽,可真從流水線上走出來的電翰卻不一樣。在最火的時候,他果斷選擇退出,最先把這個能帶來流量的標簽給摘掉了。
這讓我想起他直播時反復說的那句話:“你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它就不簡單了。”可當重復甩手動作帶來的流量遠超打螺絲本身時,他反而覺得“直播像作秀”。有網友算過賬:工廠計件工資月入幾千,但一條商單報價最高 30 萬,換作誰心態都得變。
圖源:抖音
當流水線打工從謀生手段淪為網紅作秀的劇本,當工人身份成了博眼球的流量密碼,佛山電翰在最火時急流勇退。小雷覺得,這波操作,比他爆紅時更讓人值得為他點贊。
當別人忙著吃流量紅利時,他選擇沉下來跑了珠三角 300 多個郵政網點,跟著快遞員學打包、爬樓梯送件,愣是把自己從" 打螺絲的網紅 "變成了" 懂郵政的主播 "。這種清醒來得有點刺痛。就像他自己說的:“以前靠噱頭和模仿火,現在想靠能力再火一次。”
當佛山電翰自曝團隊收入時,評論區炸了:“ 75 天掙幾百萬還不暴利?”。可仔細想想,這錢真沒想象中好賺。
圖源:網絡
第三方平臺顯示,他一條 20 秒視頻報價 20 萬,但實際到手的錢要過五關斬六將,平臺抽成、MCN分成、拍攝成本、員工工資等等,轉型后拍醒獅視頻得調度 9 個團隊、熬夜剪片,單條成本飆升到幾萬塊,播放量卻可能撲街。你看他賺快錢,他笑你算不清賬。
作為天天泡在短視頻里的普通用戶,我特別能理解大家對 "打螺絲變網紅" 的羨慕。但冷靜下來想想,這行真不是誰都能玩得轉。電翰團隊為了一條爆款,試過連續三天通宵改腳本,最后成片只用了 15 秒鏡頭,這種高強度輸出不是一般人能扛住的。
他能火起來靠的是 "打螺絲工人" 的真實感,但也因為這個標簽,每條視頻都得琢磨怎么平衡 "流量需求" 和 "工人形象"。之前有品牌找他拍搞笑段子,被他拒絕了:"要是天天裝瘋賣傻,以后誰還信我是懂快遞的主播?"
圖源:網絡
小雷之前也經常看他的直播,記得他曾經在直播里說過,爆火那段時間每天只睡 4 個小時,心臟跳得像打樁機,最后不得不停播去醫院。所謂的 "賺快錢",背后全是拿精力換錢的實在賬。
小雷認為,佛山電翰的走紅,與其說是 “從打螺絲到當網紅”,不如說是一個普通人在流量大潮里找準了方向。他發現 “工人網紅” 這個領域還沒多少人做,就用在工廠擰螺絲那股子認真勁兒做視頻,他清楚流量是怎么回事。
有人說他 “機靈,知道怎么賺快錢”,但小雷覺得,他更像那種不著急、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家。開邁巴赫只是成功的結果,不是他的目標。真正讓他能一直紅下去的,是像擰螺絲一樣,把每個視頻細節都做到位的這份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