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橋整理
編者按:
中國政法大學知名專家劉紀鵬教授最近在其視頻號上發聲,表示要振興股市,就應當盡快叫停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并以實際案例列舉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對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危害。
劉紀鵬教授一直以來對中國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愛護有加。近年來一直為保護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嘔心瀝血。本次我們發表的這篇文章,是根據劉紀鵬教授的節目整理的內容,并未經本人審閱,因此出現錯誤在所難免,如果讀者想要了解完整內容,可以搜索劉紀鵬教授的視頻號直接觀看。
——編者
一年前有朋友問我“您能關注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嗎?為什么其股價普遍漲得很好?”我當時的回答是,我不了解。
什么是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為什么中國股市不采用國際通用的期權激勵?而創造出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它對中國股市的長遠影響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了對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研究。
最近的熱點是中美兩國關稅大戰,美國可以打美國的,我們則打我們自己的,現在正好是中國的一次機遇,要想辦法把這場關稅大戰從貿易領域轉到金融領域里來。我們今天的股市是在地板架上,而美國的股市則在天花板。即使亂了也是亂了美國的股市,我們應該沉著應對,千方百計堵住我國股市監管制度上的漏洞。今天要談的堵漏洞就是堵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對于上市公司高管在激勵機制上的漏洞。
中國股市的三種激勵機制
當前我國股市上的激勵機制主要有三種,即第一類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和期權,這是中國證監會和上交所、深交所在2019年后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三種模式比較表。請看激勵的對象是上公司的董事、高管和核心技術業務人員。激勵的價格,第一類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是5折優惠,而股票期權則沒有激勵股票的來源。第一、第二類股票采用的是打折的定向增發和回購公司股票,而期權則是不打折的定向增發。所謂定向增發,就是上市公司的激勵對象,以5折優惠的價格購買股票,而回購則由于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大都是最近三五年上市的,由于三高超募都有大量的超募資金,所以上市公司先拿超募資金在二級市場回購股票,然后再以5折的優惠價格批給本公司的高管和業務人員。
從購買者出資時間上看,第一類股票公告日,也就是授予日,就要出錢買股。而從購買者出資時間上看,第一類股票公告日,也就是授予日,就要出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則在公告日不出資,而是在公告日后12個月后的歸屬日,再拿錢按5折優惠價買股票,歸屬日也是中登公司給你登記上股權之日,隨后一周左右就可以賣這個股票。而股票期權是在公告之后12個月開始行權,行權就是你開始掏錢買股票,你開始擁有股票的是日子。如果股票下跌了,你當然也可以不買,這是一個單向選擇權。
從這三類股票的發行數量上看,由于兩次間隔,也就是兩次發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間隔期并沒有限,有時一年可能發兩次,所以每一次的有效期在3到5年。因此,不管幾期,你的發行總量不能超過股本總額的10%。但深滬交易所現實中則是按照不超過股本的20%執行,像深交所的雪榕生物就搞到了16.6%。
從限售期來看,第一類限制性股票是公告之日即交錢,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在公告日時不交錢,而是在12月后的歸屬日那天再交錢,交錢之后按一到三年分兩到三次就可以賣出了。從減持的限制來看,只有高管受有關政策規定,每年減持不超過獲售股票總額的25%。從監督權來看,兩個交易所都是讓監事會來出具意見。眾所周知,我國的監事會有職工監事,基本上都是花瓶。按新公司法規定,2026年1月監事會就將解散。從特點來看,期權是在現價基礎上股票往上漲才能獲得激勵的股票增值收入。但第一、二類現在股票是打了5折得到的,下跌只要不低于5折也可以賺錢。但這到底還算不算股權激勵呢?激勵都是往上激勵,可這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卻是往下跌也可以賺錢。
激勵是包括反向的,2019年之后,科創板和創業板一共有1,151家公司搞了股權激勵,上交所是585家,深交所是566家,而股權激勵計劃則搞了1,776個。有的公司已搞了兩次或三次,這其中主要是以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為主,占了88%,而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只有11%,期權則只有1%。
為什么期權這么低呢?就是因為期權沒有打折,加上這些年股市又長期低迷,為什么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占的比例這么高呢?因為它不僅可以打五折,還可以在12個月后要賣的時候再去交錢買這個股票,這多合適啊。所以在中國就成了最熱門的激勵型股票,期權是不打折的,股票激勵是國際通用的做法,產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硅谷,它對調動高管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第一類和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則是中國特有的股權激勵模式,其他國家都沒有。對這樣的一個中國特有,到底我們該怎么看?請大家現在看第二張圖,這是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收益模式,這里邊有三條橫線,三個價,第一個是授予價格,大家看第一條線,政策規定可以是公告日前一天或者是20天、30天、120天四個股價中較高者的50%折扣。再看中間這條橫線,這是公告日前一天的市場價格,授予價格就是可以低于這一股價的50%去增發或者回購。
所謂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歸屬日就是12個月后,他要向中國證券登記公司申報授予對象,則按照授予價格去交錢并獲得股票。請看第三條線,就是歸屬日這一天的價格線,假如公告日前一天的股價是10塊,那么它的授予價格呢,就可以以10塊錢的五折,5塊錢優惠。12個月后的歸屬日就可以按授予價格5塊錢去交錢,擁有股票。如果這一天歸屬日的股票漲到了20塊錢,則它可以在歸屬日買了股票之后就可以20塊錢賣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可以獲得兩塊收益。一是折價的收益,大家看這條曲線,公告那天10塊錢5折優惠或激勵對象只是花了5塊錢,這樣就有了中間的這5塊錢的折價收益。二是一年后股價繼續漲,在歸屬日時就漲到了20塊錢,從10塊錢到20塊之間,這一塊叫資本利得收入。顯然激勵對象是獲得了折價收益和資本利得這兩部分收入。而這兩部分收入則構成了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的總收入。大家應該看到,這就比較清晰了,我這里要談談它的副作用與危害。
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有哪些危害?
為說明這個問題,我在眾多案例里又選取了9個公司,其中5個是創業板,4個是科創板。請大家看第一家昆侖萬維,它的公告日是2025年4月3日,從事的是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本次激勵規模是6,757萬股,占股本總額12億股的5.5%,授予對象給了714個人,授予價格是公告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37.57元的50%,即18.79元。4月3號它的股價就已經是34.04元,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次選的都是4月3號這一天,它采用的是定增模式,由于利潤情況不好,考核的僅僅是營業收入。
第二家華燦光電,公告日是2024年8月16日,從事的行業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授予規模是5,683萬股,占股本總額16億股的3.52%,授予價格是公告前一天股價5.38元的50%,即2.69元。4月3號的股價已經是7.09元,它采用定增方式,低考核指標是營業收入增長率,也就是2025~2027年,三年要比2023年的增長率不低于12%、16%和20%。指標完成就可以分次買到如此便宜的股票了。
第三家是漢得信息,公告日是2024年5月6日。再過幾天它就可以歸屬了。從事的行業是軟件和信息服務,發了4,198萬股,占9.8億總股本的4.26%,授予對象是268人,授予價格是公告前6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6.76元的50%,即3.38元。4月3號那天是股價是18.41元,它采用定增方式,考核指標是營業收入和凈利。
第四家深信服,公告日是2024年12月10號,從事的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發了3,500萬股,占股本4.19億的8.3%,授予的對象是4,215人,授予價格是公告日前一日的股票均價64.17元的50%即32.09元。4月3號的股價是101.76元,采用的是回購或定增兩方式。業績考核是規模的凈利潤,以2024年的規模凈利潤7,682萬元為基數,三年后的2027年要比2024年的利潤漲不低于150%。
第五家叫和順電氣,從事的行業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發了1,000萬股,占股本總額2.5億股的3.94%,發給了27人,其中高管6人,分別在40萬股和250萬股之間,授予的價格是公告前20個交易日的股票均價的50%即3.8元。4月3號這天股價是8.66元,是定增方式,考核只有營業收入,因為該公司目前沒有正利潤,到2024年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還是虧損54萬。
第六家叫天智航,科創板企業,公告日是2024年10月15日,從事的行業是專用設備制造業。發了2,234萬股,占股本總額4.5億的4.97%,74個人作為授予對象,高管7人,分獲20萬到220萬股不等,授予價格是公告日前一日的股票均價9.05元的50%,即4.54元。4月3的股價是12.71元,12.71的股票,花4.53來買,還是利潤很可觀的,也是定增模式,考核只有營業收入。
第七家三一重能,從事的行業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公告日是2024年12月24日,授予規模是2,175萬股,占股本總額121億股的1.77%,授予對象中高管5人,持股是30~60萬股。授予價格是公告日前20日股票均價32.89元的50%,即16.45元。4月3號股價是26.13元。采用定增和回購方式,考核是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當中二選一,完成一個即可獲得這批五折優惠的股票。
第八個叫杰華特,從事的行業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授予規模是1,847萬股,約占股本總額4.46億股的4.13%,授予對象是676人,授予價格是公告前一日股票價格15.67元的50.35%,即7.89元,4月3號股價是29元。它采用定增模式,業績考核因為沒有利潤,所以2023年營業收入為準。2024~2027這三年,每年營業收入增長10%幾個。
第九家叫思威特,從事的行業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公告日是2023年9月23日,授予規模815萬股,占股本總額4億股的2.04%。給了275人,授予價格是公告前1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54.34元的50%,即27.17元。4月3號的股價已經是94.7元了,采用定增模式,考核目標是凈利潤,第一期只要2023年不虧損,第二個歸屬期是2024年,凈利潤要大于兩個億。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中國獨特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在向融資端傾斜,在向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和業務技術人員傾斜。他們買的五折股票和股民在市場上全價買的股票同樣流通。顯然,無論是用5折優惠股價定增還是用5折優惠價回購,損害的都是股民投資人利益,如果說一家對市場沖擊還不明顯,現在已有近1,200家公司都搞到這樣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它對資本市場的傷害和股民利益的損害是不可小覷的,嚴重影響市場公平。因此,從保護投資人利益,從融資市是向投資和融資并重的方向、發展角度,第二類限制性股票應該暫停。第二類限制性股票還是把回購的股票用5折優惠價批給內部人,但現實是以給全體投資人帶來的利益傷害為代價。
縱觀全世界各國采用股權激勵模式,都是期權激勵,所以我希望中國也能廢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而把期權激勵搞起來。因為期權激勵沒有打折,它是現價基礎上對公司內部人員進行激勵,這部分激勵才能激發內部人員把上市公司做強做優,把股價做上去,這才叫正向激勵。在現有的股價水平上,激勵對象才能獲益,而不是像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即使下跌也能在5折基礎上獲利。
從黨中央、國務院到金融三部門采用強有力的措施來振興股市,但股票為什么就起不來呢?無疑是跟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的跑冒滴漏密切相關。這次924,人民銀行和證監會表示,拿出了3個3,000億來給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以1.75%的優惠利率,讓咱們回購本公司的股票。但如果這些公司回購來的股票,轉手又以5折優惠的價格發給內部人,豈不就是割了國家政策的韭菜?所以我呼吁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不可再繼續延續了,應該向國際規范的期權靠攏,后記中國的股權激勵應在國際通用的期權制基礎上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