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總是承擔著一個時代的記憶,看到它們似乎就能回憶起小時候的那些時光,這也是不少人喜歡收藏老物件的原因。
今天就來看看這些“供銷社”時期的老物件,有沒有你能認出來的吧!
這是老式的針錐子,以前納鞋底的時候都要用針錐子先在鞋底上刺出一個個針腳需要的孔,然后再用線縫合。
在縫制一些比較硬的布料、皮料或者縫好幾層的時候,也需要用針錐子,當然也可以用頂針,這也是個不少年輕人都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一句話“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而上圖就是傳說中的金剛鉆!
舊時候一些匠人會用它在破碎的瓷器上鉆孔,然后再使用金、銀或者是其他金屬的“鋦釘”,以“鋦”的手藝修補瓷器。
到了現代,日常使用的瓷器價值大大降低,以前那些“鋦碗兒的”手藝人也就漸漸沒落了,金剛鉆也基本不怎么能見著了。
衛生帶就是當年的衛生巾,以前根本沒有這么多一次性的衛生用品,女性也只能用衛生帶系在腰上,然后用衛生紙墊在上面,每次用完清洗、晾干之后下次再重復利用。
這個估計很多人都沒見過,東北地區叫它“水鱉子”,因為長得跟就像個“鱉”一樣,一般都是用陶瓷做的。
至于它的用途就是放在被窩里取暖,后來的進階版就是大家常見的橡膠暖水袋,不過那個年代經常有人會用輸液瓶子灌上熱水暖被窩,也照樣用。
?——【·5·】——?
蝴蝶發卡和熒光色帶亮片的頭繩,這應該是九十年代之后的東西了,但那個蝴蝶發卡簡直就是小時候所有女生人手一個的必備發飾。
戴在頭上還會輕輕晃動,跟真蝴蝶一樣,只可惜金屬的卡子每次都會拽下來好幾根頭發。
?——【·6·】——?
篦子,以前衛生條件很差,很多人頭上都會長虱子,就需要用又細又密的篦子梳頭,把虱子全都梳下來。
后來條件好了,幾乎沒有人頭上有虱子,篦子也就逐漸消失了,但現在大家又開始被頭屑困擾,一些人就又拿出篦子來,專門用來清理頭皮屑,甚至還有人以此做直播,也算是有了新的出路吧。
?——【·7·】——?
這個叫做碓,是一種舂米的農具,用來給稻米脫殼。用的時候把水稻放在石臼里,然后用腳連續踩踏另一頭的木板,就能控制石頭一起一落,把稻殼去掉。
現在大型收割機都能一邊收一邊脫殼了,幾乎已經沒有人會用到這個古老的工具了。
?——【·8·】——?
這個其實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每次包餃子、烙餅都離不開它,不過不同地區的叫法也不一樣,有叫蓋簾的,也有叫蓋墊的,還有的直接就叫餃子簾。
它們全都是高粱桿編成的,可以盛放各種面食,不會粘底兒,餃子放在上面就不會破。
?——【·9·】——?
這也是個相當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了,豆腐梆子。
以前賣豆腐的都是走街串巷四處轉悠著賣豆腐,他們一般都不吆喝,反而是拿著這個木頭梆子,每次進村就開始梆梆梆的敲,各家各戶聽見了就會拿著鍋碗瓢盆出來買豆腐,那會可沒有塑料袋。
?——【·10·】——?
最后這樣東西估計很多人都沒見過,更別說認識了,有人知道這到底是什么嗎?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