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房價可能真的要漲了?新一波救市來了,開發商在歡呼,中介在刷屏。
"去庫存"三個字,翻譯成人話就是:讓老百姓把開發商手里壓著的房子買光。
前兩年用降利率、松限購勉強吊著市場,現在直接開出了收庫存這張底牌,地方城投公司帶著錢進場掃貨,先把開發商從ICU里抬出來。
但這里藏著個悖論,如果真能把庫存賣光,房價自然要漲。可要是老百姓不跟著接盤,這批房子遲早還得吐回市場。
房價漲不漲?要看三個硬指標
土拍是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最近蘇州、杭州拍地又現流拍,開發商寧可交違約金也不敢高價拿地。這幫在樓市混了二十年的老江湖,比誰都清楚面粉貴過面包的后果。
二手房市場:深圳南山有房東一夜跳價50萬,鄭州金水區同戶型卻掛半年沒人看。現在判斷行情別聽中介忽悠,就看套老破小的行情,它要是能原價賣掉,市場才算真回暖。
庫存周期生死線:北上廣深庫存降到12個月是安全線,但現在平均還有18個月。翻譯成買菜大媽都懂的話:超市囤的米兩年都吃不完,老板會急著漲價嗎?
這次救市最狠的一招,是讓市場自己選優等生。深圳灣的豪宅開始收茶水費,鶴崗的房子白送都沒人繳暖氣費。核心區叫優質資產,遠郊盤叫居住消費品。
有組數據很扎心:2025年前三個月,上海內環成交量漲了22%,但平均成交價只微漲3%。這說明有錢人在偷偷換倉,把三套外環房換成一套靜安學區房。而剛需族盯著降價的遠郊盤,殊不知這些房子正在變成不動產。
如果是首套剛需族,記住小陽春后必有深坑。等開發商年中沖業績,地方補貼真正到賬時,才是砍價的好時機。
如果是改善家庭,盯緊那些急著回款的現房項目。廣州有樓盤為保交付,現房比期房每平便宜3000,這種漏比等政策實在。
投資買房?除非能拿下陸家嘴、深圳灣的稀缺戶型,否則別碰。某溫州炒房團去年抄底某二線新區,現在每平倒貼2000都找不到接盤俠。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
2008年四萬億砸下去,房價坐著火箭漲。2015年棚改貨幣化,三四線都翻倍。但這次完全不一樣了,既要救開發商,又怕房價暴漲激化矛盾。
于是"定向救市"出現了,給核心區發糖,讓邊緣區自生自滅。
有個細節值得玩味,這輪政策特別強調城中村改造。翻譯過來就是:讓老破小居民到郊區住新房,騰出市中心地塊蓋豪宅。
既解決了庫存,又保住了地價。
當房子褪去暴富神話的外衣,真正的游戲規則才浮出水面,以前閉著眼買都賺,現在比炒股還難。
在分化的時代,買錯比不買更可怕。與其問房價還能不能漲,不如問自己需不需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