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界最大的事,應該是高中強制“雙休”!
截至今年4月,全國多個省份已經開始推行高中周末雙休制度,主要集中在在以下省份:
浙江省 、 江蘇省 、 湖南省 、廣東省 、山東省 、河南省 、安徽省 、河北省 、廣西省。
其中浙江、江蘇、湖南、廣東、山東、河南均為公認的高考大省,能做出這樣的決定,顯然不是某個省的教育*廳拍腦袋想出來的事情,
而是省教育*廳上面的那個部門指示下面必須要搞的事情!
那個部門當然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做了細致的研判,雖然研判結果沒有公布過,
但趨勢擺在這里,有必要在“不違規”的前提下說一說,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趨勢,服從上級。
目前的趨勢是什么,就是隨著AI的快速發展,世界已經開啟AI為主導的工業革命,改寫了社會財富分配的渠道!
無論是改革開放前還是改革開放后,高考都是絕大多數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最好機會。
所以在中國,高考的神話深入人心,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
這背后其實是我D領導的革命徹底打破了封建世*襲制,而工業化又帶來了社會財富的巨增,
社會財富巨增的過程中,能率先分配到新增財富的人群,都是與先進生產力相關的崗位,獲得這些崗位的大部分是通過高考篩選出來的讀書人。
這就造成了絕大多數家庭,對高考神話深信不疑,國民共識一旦形成,產生的社會導向是非常可怕的,
其中之一,就是迷信應試教育的高回報,迷信高考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認為只要通過苦讀刷題,只要在高考中多得幾分,就能獲得更好的財富分配機會。
表現在中學階段則是信奉題海戰術,高中生別說雙休了,可能連單休都是奢望。
但在AI時代,機械的刷題備考,還有多少意義呢?
答案是沒有意義!
因為,絕大多數崗位都會被被Ai取代,不能被AI取代的崗位,肯定是能獲得高額回報的崗位,
問題是這樣的崗位總量不多,關鍵不是靠刷題考高分就能勝任的。
說白了,未來的AI時代,只需要10%的聰明人充分就業,90%的普通人最大使命,可能就是在就業不充分的前提下,找到屬于自己人生的意義。
既然大多數普通人都可能面對就業不充分的AI時代,高中時代多刷一道題少刷一道題,還有什么價值呢?
所以,停止折騰學生,回歸教育的本質,就是高中“強制”推廣雙休的意義所在。
雖然有不少教師、家長包括學生還不同意這一觀點,但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不會因你停下……
我們就從最簡單的事情說起,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范圍,持續監測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等。
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改變的背后,是上面已經認識到農村不再是剩余勞動力的“蓄水池”。
以前大學畢業不能就業,哪里來回哪里去,特別是農村子弟,通過家里的一畝三分田一樣實現就業。
但在AI時代,這樣就業機會正急劇減少。
比如,中國北方農村存在“麥客”一族,每年麥熟季節通過幫人收割麥子獲得收入,由于溫差的存在,南北各地麥子成熟的時間不一,所以他們由南往北,可以從容不迫的出賣自身勞動力換取收入。
但是農耕機械大規模廣泛應用之后,“麥客”早已成為歷史名詞。
不過,小麥水稻雖然機械化收割了,可農村還有很多農作物是不能機械化收割的,依然存在巨量的市場空間,供勞動力實現就業。
比如說,葡萄、茶葉、櫻桃、茉莉花等等特產農業。
但是AI時代,這些勞動必將被機器人逐步取代!
比如說廣西橫州,當地茉莉花產業規模巨大,占世界茉莉花產量的60%,從業人口甚多。
2024年,橫州茉莉鮮花的市場價28-30元/斤。
茉莉花的采摘,一直都是靠人工,2024年人工采摘費是10元/斤。
當地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對人工采摘數據早有統計。
一個啥都不會的人,簡單培訓后,八小時大概能摘10斤。
一個熟練勞動力,八小時大概能摘20斤。
一個體力超強,超級熟練,且愿意加班的勞動力,摘花記錄是一天60斤!
小面積種植的花農,不舍得請工人,花期都是自家齊上陣。
面積稍大的花農,盛花期不請工人是不可能的,畢竟花期一過也就沒有價值了,所以當采花工賺工資,在橫州當地一直是一個不錯的就業渠道。
不過茉莉花聞起來香,采摘的時候卻并不安逸。
要知道橫州正處于北回歸線,花期又是每年4月-10月,此時陽光照在身上是什么強度,請大家自行腦補。
所以類似茉莉花采摘的農業勞動,從來都不是讀書人的首選,但確實是勞動力就業的“蓄水池”,
實在不行,就回家來吧,養家糊口總是沒問題的。
可現實就是,AI機器人正在摘茶,摘茉莉花,摘葡萄方面不斷迭代,飛速進步!
這是前幾天在橫州參觀時,看見華東某C9名校團隊正在調試一臺“采花機器人”。
團隊的技術人員和我聊天,說茉莉花采摘非常復雜,需要對原腳本大量修改和調試,估計還要幾年才能勝任,而超過熟練采花工至少5年以后。
但是5年以后呢,茉莉花采花工,肯定會被機器人取代,就和曾經的“麥客”一樣。
同理,機器人摘葡萄、摘草莓、摘茶葉,目前都在更新迭代中。
橫州的茉莉花都是露天種植,采花機器人還處于大棚調試階段,很多花農并不知道這種機器人的存在,但終有一天機器人會走出大棚的……
我有時難免會想,這樣的機器人不研制不行嗎,給一個行業保留充足的就業崗位不是更好。
回答是真的不行,這也是當下AI產業界早已取得共識一個話題,
不擁抱AI的人和企業,會被擁抱AI的人和企業淘汰!
橫州今天不研發采摘茉莉花的機器人,明天其他地方研制好了且大規模應用后,靠人工采摘的茉莉花還能有多少市場競爭力,被市場淘汰的結局幾乎是注定的。
以上是農村,隨著AI的發展,城市中快遞,保安,滴滴都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不再需要太多人力,而之前這些崗位也是勞動力的“蓄水池”。
這樣的形勢下,普通人高考多得一分少得一分,差別真的不大了!
你學習能力不在前10%,真不需要你充分就業,畢竟你的付出大概率是可以被AI輕易取代的!
從這個角度去看,各地推廣高中雙休的真正意義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大家少刷點題,多鼓勵孩子去搞搞體育鍛煉,搞點藝術熏陶,
絕對比通過刷題多考幾分更好。
希望大家都少一點焦慮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