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電 題:上海古籍書店煥新回歸 數字時代傳承經典閱讀
作者 范宇斌
“老店重開,還是書店嗎?”4月19日,八旬書友陳先生駐足上海古籍書店門前張望。一旁經過的韓國游客打量著書店招牌上的韓文。經過467天的改造,這家扎根上海福州路近70年的“老字號”以全新面貌回歸。
“當然,你看我們這里都是書。”面對陳先生的疑問,上海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洪穎笑著回應。陳先生豎起大拇指感慨:“我們需要這樣純粹的書店。”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最早的專業書店,上海古籍書店自1956年創立以來,始終是學者、作家及愛書人的“文化地標”。許多外地文化名人到訪上海時,常專程來此淘書。
書店煥新后總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種舊版線裝書及50600余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主題書籍,成為中國單體最大的古籍書店。當日,書店還聯合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古籍發行工作委員會設立“全國古籍出版物(上海)發布中心”,致力打造古籍閱讀推廣基地。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書店重新開業。 范宇斌 攝
古今對話:從“光影疊韻”到“藏書樓”
“玻璃幕墻像翻動的書頁。”“95后”讀者小徐被書店外立面吸引。石洪穎介紹,這一設計以“古籍新生·光影疊韻”為理念,融合傳統書卷氣與現代藝術感,“書店的核心是‘專業且純粹’,我們希望營造跨越時空的對話氛圍”。
步入店內,地面柿蒂紋引導讀者走向“藏書樓”意境空間:挑空中庭、百年歷史建筑肌理與顧廷龍題寫的“藏古今學術,聚天地菁華”立柱相映成趣。
新舊版線裝書是古籍書店特色,舊版線裝書更體現了書店古籍修復與保護的成果。店內陳列著一套共計231種、分裝1960冊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以及339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印制出版的海內外《永樂大典》仿真影印本、1800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續修四庫全書》。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書店重新開業。圖為陳列舊版線裝書的“博古齋”。 范宇斌 攝
雅韻新生:琴棋書畫與“敦煌秘境”
書店以“四時雅韻”主題空間還原古人生活——琴棋書畫、詩香花茶、時令節氣陳列其間;“博古雅苑”匯聚金石文玩、名人書畫、清代海派家具等;“敦煌空間”則展示絕版圖書、敦煌服飾、敦煌樂器及文創,讀者還可打卡“藏經洞”。
當日,新老讀者前來探店購書。上海古籍書店攜手上海舊書店打造的“淘書樂園”成為舊書愛好者天堂:4000余種特價書、2.3萬種舊書構成“書海”,周末特色舊書市集更打造“舊書朋友圈”,促進書籍循環與讀者聯結。為吸引年輕人,書店推出古方茶飲及中式茶點,并首創“古籍小劇場”,以沉浸式兒童劇演繹經典故事。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書店重新開業。圖為讀者在“淘書樂園”挑選圖書。 范宇斌 攝
溫暖傳承:微光點亮城市閱讀
“上海古籍書店的回歸,仿佛是與‘老朋友’重逢。翻古籍就像與千百年前的智者對話。”“80后”讀者王潔帶著孩子選購書籍時坦言,數字時代的焦慮能在經典閱讀中找到答案。
據悉,自5月起,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書店將通宵營業,舉辦“古籍書話夜”品牌系列活動,為這座城市的讀書人點亮一盞燈。(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