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5萬級市場的「智駕突圍戰」
2025年,15萬級SUV市場已從“續航競賽”轉向“智駕內卷”。當新勢力品牌仍在標榜硬件堆砌時,傳統車企與跨界玩家以更低成本實現了更高階的智駕能力。我們實測三款熱門車型——小鵬G6、比亞迪宋L DM-i、極氪07,發現這場暗戰中,第二名竟以“逆襲者”姿態讓新勢力汗顏。
第一章 城市NOA接管率:小鵬G6碾壓全場,比亞迪宋L墊底
在模擬上海核心城區100公里路測中,三款車型的接管次數差異顯著:
- 小鵬G6:接管率僅1.2次/百公里,全程自主完成南浦大橋大曲率彎道、施工路段繞行等高難度動作,其BEV+Transformer架構對異形障礙物的識別準確率達98%。
- 極氪07:接管率1.5次/百公里,雖略遜于小鵬,但夜間場景下對橫穿行人的預判能力突出,誤制動頻次低至0.3次/萬公里,接近華為ADS 3.0水平。
- 比亞迪宋L DM-i:接管率高達2.8次/百公里,主要問題集中在無保護左轉場景,系統對非機動車軌跡預測偏差較大,暴露純視覺方案的局限性。
關鍵結論:小鵬G6憑借全域數據閉環能力穩居第一梯隊,而極氪07以“安全冗余設計”反超新勢力黑馬,比亞迪則需加速算法迭代。
第二章 自動泊車實測:極氪07成功率93%,深藍S7短板明顯
通過20組復雜車位測試(含斜列式、斷頭路、立體車庫),三款車型表現分化:
- 極氪07:綜合成功率93%,行業首創的“UWB+視覺SLAM”融合定位技術,將車位角點識別誤差壓縮至1.5cm,狹窄車位(3.8米)泊入耗時僅45。
- 比亞迪宋L DM-i:成功率82%,依賴超聲波雷達的傳統方案在雨霧天氣下誤判率激增,但刀片電池BMS聯動智駕系統的續航預測精度達±3%,實用性加分。
- 深藍S7:成功率76%,華為乾崑ADS SE系統對不規則障礙物(如廣告牌)誤識別率較高,需人工介入修正,暴露硬件與算法協同短板。
技術分野:極氪07的毫米級定位技術重新定義泊車天花板,而深藍S7的“高配低效”折射出硬件堆砌≠體驗升級。
第三章 智駕訂閱成本:蔚來NOMI最貴,小米SU7性價比突圍
三款車型的智駕付費模式與成本對比鮮明:
- 蔚來NOMI:訂閱費6800元/年,支持按月付費但需綁定整車賬號,二手保值率折損達15%。
- 小米SU7:買斷價4999元(限時優惠),純視覺方案降低BOM成本,但城市NOA覆蓋率僅限一線城市核心區域。
- 極氪07:智駕功能全系標配,通過“硬件利潤+數據增值”模式攤薄成本,用戶零額外支出即可享受高速NOA。
商業模式啟示:蔚來的高溢價模式面臨用戶流失風險,而極氪的“普惠智駕”或將重塑行業定價規則。
第四章 逆襲者解碼:極氪07為何讓新勢力汗顏?
極氪07的“黑馬”表現源于三大技術突破:
- 感知冗余: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視覺的三重融合,夜間暴雨場景目標識別率提升37%。
- 決策擬人化:基于10^15次仿真訓練的強化學習框架,在“加塞博弈”中選擇最優路徑,體感流暢度媲美人類駕駛員。
- 成本控制:自研域控制器將算力成本壓縮65%,實現L2+功能“零訂閱費”。
反觀新勢力,小鵬G6雖技術領先,但3.5萬元的智駕選裝包將入門門檻拉高至18萬級,背離“全民智駕”初衷。
結語:智駕平權時代,誰在裸泳?
當技術紅利穿透價格壁壘,15萬級市場的競爭邏輯已徹底改寫:
- 用戶啟示:優先選擇“數據驅動型”車企(如極氪、小鵬),規避“期貨功能”風險。
- 行業趨勢:2025年城市NOA硬件成本或降至5000元,20萬以下車型有望全面標配。
今日互動
你會為高階智駕額外付費嗎?點擊投票,看看多少人和你一樣選擇“技術實用主義”!
數據來源:汽車之家2024智駕實測報告、比亞迪2025技術白皮書、中國汽研城市NOA評估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