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一家理療館給6個月大的嬰兒刮痧引爭議,是“傳統療法”還是健康隱患?涉事機構回應稱,此次操作是應家長要求作出的“特例處理”。嬰幼兒是否適合刮痧?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陳秀珍表示,刮痧屬于刺激較強中醫外治療法,最好用于6歲以上的兒童。“嬰幼兒皮膚嬌嫩,刮痧可能引起皮下毛細血管破裂等出血風險。”
圖源:來自網絡
嬰兒刮痧引爭議 專家呼吁謹慎對待
網傳視頻顯示,一名男子用軟橡膠器具刮擦一名六個月大嬰兒的頸部,刮痧部位已經呈現紅色。涉事理療館稱,該店主營業務為成人推拿,此次給嬰兒刮痧是應家長要求,并且是免費進行的。“嬰兒當時有痰多發炎等癥狀,家長擔心吃藥有副作用。”該負責人強調,操作位置在兩頸動脈之內,上至舌下腺,下至天突、膻中,確保安全才會進行操作。目前,該推拿館賬號已刪除此前發布的視頻。
記者在某團購平臺發現,南京約有60家理療保健館提供刮痧團購套餐,但沒有一家提供“小兒刮痧”項目,約50家店鋪提供“小兒推拿”團購套餐,適用人群為0至12歲兒童。記者致電5家保健館,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提供小兒刮痧。
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陳秀珍表示,一般不主張對6歲以下兒童進行刮痧治療。相較于推拿、貼敷、熏洗等療法,刮痧屬于力度較大的治療技術,在中醫補瀉理論中屬于“瀉法”。該療法需以特定刮痧器具刮拭皮膚至發紅或皮下出痧(痧象)方能起效。這種刺激強度對嬰幼兒而言明顯過重。“附近有頸動脈,嬰兒皮下脂肪較薄,刮痧力度過大很可能會壓迫血管,甚至造成血管損傷。”
陳主任強調,刮痧療法臨床應用需嚴格遵循雙重標準——年齡與病癥適應癥。該療法一般適用于6歲以上兒童群體,可用于兒童風寒感冒(伴隨發熱、流清涕、頸肩疼痛及周身酸痛)、實證咳嗽、哮喘及肺炎恢復期等治療。
針對風寒感冒的兒童患者,陳秀珍主任建議刮拭大椎穴、風池穴以及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區域。“這些部位操作方便,年齡稍大的兒童配合度也較高。”她強調,實際操作時應根據孩子的體型和體質,靈活調整刮痧手法和強度,“需要專業醫師綜合評估患兒的體質、病程階段以及具體癥狀后才能實施。”
專家推薦小兒推拿 安全調理兒童常見病
陳秀珍建議,對于0到6歲的孩子,小兒推拿是一種綠色安全、物理刺激的療法,也是目前最安全的方法之一。從臨床應用范圍來看,小兒推拿可覆蓋兒科主要疾病譜系,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等常見病癥。對于兒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其療效常優于藥物干預。此外,臨床實踐表明,生長發育遲緩等非典型適應癥通過系統性推拿干預也能獲得明顯改善。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寶貴財富,不僅安全,而且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她會教家長一些常用手法,例如按摩腹部、脊柱等,方便家長居家為孩子進行日常保健推拿。“這些手法都很安全,即使沒有明顯效果,也不會產生副作用。”
專家提醒,小兒推拿行業發展迅速,但市場也存在一些混亂現象,家長選擇時需謹慎,應選擇符合規范的機構。雖然家長可以在家做一些簡單的保健推拿,但如果孩子出現發熱、感冒、咳嗽等生病癥狀,還是建議入院就診。
她表示,嬰幼兒還可以選擇藥浴和穴位貼敷療法。藥浴對感冒發燒、腹瀉等常見病癥都有緩解作用。對于小嬰兒,建議采用全身浸浴的方式;而對于較大的兒童,則可以選擇足浴。對于6個月以上(特別是2歲以上)且皮膚耐受性良好的兒童,還可以采用穴位貼敷療法。藥物通過穴位滲透發揮作用,兼具安全性和易接受性,是家長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外治方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校對 陶善工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