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今年見過最勵志的90后。他10歲父母雙亡,在街頭流浪七年,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之后創業成立公司,殺入最卷的茶飲賽道。但僅僅用8年時間,就把同行甩在身后,帶領品牌成為茶飲美股第一股。如今31歲的他身家百億,公司一年凈賺25億。他就是剛剛在納斯達克敲鐘的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一個1993年出生在云南昆明的年輕人。
張俊杰的童年堪稱地獄模式。父母離世后,他靠撿垃圾、打零工為生,睡過橋洞、餓過肚子,18歲前幾乎沒接受過系統教育。可以說,張俊杰的起點比99%的人都低,但他把苦難轉化為強烈的“饑餓感”。2011年,他在昆明一家奶茶店找到工作。
對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份月薪兩千的普通工作,但他卻把這里當成“MBA課堂”。他每天工作12小時,寫滿筆記,睡得比誰都晚,從洗杯子、做奶茶,到偷偷學財務、學管理,每天還要“報復性”讀書。他說:“要把失去的都彌補回來。”
短短三年,他就脫胎換骨,從店員到店長,再到區域督導,20歲時已經做到云南區域運營總監。之后,他又花兩年時間開加盟店,不僅賺到第一桶金,還把茶飲行業的經營邏輯摸了個透,只差自己單干這一步。
時間來到2017年,喜茶空降上海,創造了排隊“吸鐵石”的盛況,蜜雪冰城用低價橫掃下沉市場,奈雪的茶、一點點、長沙的網紅品牌茶顏悅色等也先后崛起,激烈爭奪茶飲市場這塊大蛋糕。
可以說,茶飲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但早已吃透行業規則的張俊杰還是果斷加入。按正常思維,品牌第一家門店想要一炮而紅,選址總得是北上廣深等人氣大城市,但張俊杰偏偏不走尋常路,他在云南茶城旁邊開了首家霸王茶姬門店。在他看來,北上廣深已經被喜茶、奈雪等占據,與其和它們硬拼,不如尋找“戰略真空地帶”,況且云南房租、人力成本低,也能規避一些創業風險——畢竟他不是富二代,沒有資本兜底。
在產品定位上,張俊杰也力求精準狙擊市場空白。當時大多數品牌如喜茶靠果茶、小料茶出圈,但缺乏主打原葉茶的爆品;茶顏悅色雖然有奶茶爆品,卻局限于長沙市場。于是張俊杰給霸王茶姬定了兩個目標:一是做原葉鮮奶茶大單品,做到與眾不同,對標星巴克提出“茶拿鐵”概念;二是開放加盟制,盡快形成茶顏悅色沒有的規模效應。
這兩個目標表面看是針對競品的差異化競爭,實際卻是對張俊杰最有利的方向——用極簡SKU起步、靠大單品出圈,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人效。
靠這個策略,張俊杰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霸王茶姬的超級大單品影響力有多大?截至2024年,其國內GMV中91%都來源于原葉鮮奶茶,尤其是主打茶拿鐵的“伯牙絕弦”,三年足足賣了6億多杯。對比來看,蜜雪冰城前五大暢銷產品出杯量占比僅41.2%,而霸王茶姬前三大暢銷產品貢獻了61%的營收,這個數據讓同行望塵莫及。
大單品策略一炮而紅后,霸王茶姬立馬開放加盟,開啟規模化擴張。張俊杰說:“不規模化就上不了臺面。”而規模化的關鍵是極致標準化——為此,他花大量時間研究設備,最終研制出“8秒出杯、誤差率0.2%”的智能茶飲機,即便新手也能輕松操作,為大規模擴張打下基礎。2021年,霸王茶姬門店數僅400多家,到2024年已狂飆至6440家,短短三年翻了10倍,國內門店數超過星巴克,還從云南火到了東南亞。
張俊杰這個無學歷、無資源、無資本的窮小子,在卷到極致的茶飲賽道突出重圍,去年還被海底撈以120萬的年薪挖去做兼職,成為海底撈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從18歲幾乎“不識字”,到31歲身家百億,他的逆襲劇情堪比小說。這不僅是個人奮斗的奇跡,也告訴我們:企業起點低沒關系,只要找準差異化賽道,把差異化競爭做到精準爆破,即便像“一根針”那樣聚焦,也能捅破一片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