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9日電 題:“俺老孫來也”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順舞臺一側,腳蹬運動鞋、身著紅色皮衣、戴著茶色近視眼鏡的六小齡童,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舞臺。
“孫悟空來了!”“齊天大圣來了!”“孫猴子來了!”4月19日,當六小齡童現身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圖書館時,臺下觀眾的熱情,讓66歲的六小齡童瞬間激動起來。
圖為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資料圖)六小齡童供圖
在舞臺上,他迅速切換到孫悟空角色,一句“俺老孫來也”,讓出生于1986年的馬強一下子感覺回到了童年時代。
“我不是最好的演員,但我是最幸福的演員。”六小齡童告訴現場觀眾,這也是他從藝以來憑借孫悟空角色得到的最大收獲。
六小齡童回憶,早年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做講演時,為了做到準確地傳達孫悟空蘊含的文化,他必須提前一天和主辦方溝通好,“一些詞匯要事先做好對接,不然容易引發翻譯中的誤會。”
“西方觀眾尤其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當我舞起金箍棒來,大家喜歡得不得了。”六小齡童認為,孫悟空早已國際化了。
“《哪吒2》的票房,我也關注到了。”在回答記者如何看待哪吒角色在影視中的成功時,六小齡童表示,這么多年孫悟空的影響力也一直在持續。他相信,孫悟空這個角色會一直“火”下去。
當天,帶著新著《金猴宗師——我的猴王父親六齡童》現身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圖書館的六小齡童直言,“作為‘江南美猴王’,父親六齡童的猴戲集人、神、猴于一身,對中華戲曲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貢獻,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力。”
六小齡童告訴記者,當下,他最為關注的是如何傳承好孫悟空這個角色代表的中國文化。戲曲演員起家的他認為,“不僅要把戲曲中的孫悟空傳播好,還要把《西游記》這部經典名著傳承好。”(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