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看見朋友圈里別人精致的旅行照片,便覺得自己的日常平淡無光,望著他人的成就就感到迷茫?聽到同事快速晉升,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仔細一想,有的時候確實是這樣,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為他人鍍上一層耀眼的光環,并且在這份 “濾鏡” 中,漸漸迷失了尋找幸福的方向,好像自己怎么做都是不對的。
越是這樣才需要明白只有打破對他人的盲目崇拜與過度幻想,學會對他人、對自己祛魅,才能真正觸摸到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是啊,對他人,對自己祛魅,本質上是一場自我認知的覺醒之旅。當我們不再執著于他人的生活模板時,我們才能更容易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當然,別人的成功確實讓我們羨慕,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人生過的精彩。可我們也要明白每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是不相同的。只是這沒有所謂的 “標準答案”。
因此,我們可以羨慕別人的成功,但沒有必要按照他的人生去追求。而想要做好這件事情,就需要我們學會“祛魅”。
只有擺脫對他人的幻想,對自己的了解,我們才能夠接納真實的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借別人的光。”
仔細一想,如果我們一味沉溺于他人精心編織的 “理想生活圖景”,就很容易陷入 “他人生來圓滿,唯我滿身遺憾” 的感覺之中,在這種感覺的驅使下,我們很容易弄丟原本觸手可及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祛魅”?
祛魅指的是一種心理過程,即個體通過學習和經歷,消除對某人、某事或某種觀念的過度理想化,回歸到現實的角度去理解和評價。
確實,在生活這場盛大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在精心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同時也不自覺地被他人的角色所迷惑。
就好像有這樣一個詞,叫做“人設”,簡單的來說就是人物設定。也就是我們通過一些事情、氛圍等營造出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標簽。
尤其是在這個自媒體時代,立人設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有人立苦情人設博同情,立炫富人設博出位,立情感大師人設博信任。
只是我們也應該知道,對于有些人和有些事情,他的那些標簽,有的時候都是進行設計好的,有時候呈現的也只是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但這并非是全部。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有些明星的“塌房”,不就是因為人設不符嗎?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學會祛魅。
如果我們不能夠對別人祛魅,看到他人展示自己的 “高光時刻”,就對他們盲目信任,對他們設計的人設所吸引,我們很容易就錯失自己原本美好的生活。
就好像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本質上就是一場 “祛魅” 之旅。當他背負著 “三害” 惡名,與猛虎搏斗、和蛟龍廝殺時,不僅是在清除外界的威脅,更是在打破他人強加給自己的刻板印象。
周處最開始的時候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在行俠仗義,可在百姓看來他就是在禍害鄉里,更是將他與虎、蛟并列。
好在后來周處認清自己在百姓眼中的形象后,毅然選擇改過自新,拜師求學,最終成為西晉名臣。這其實不就是在祛魅嗎?
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要有祛魅的能力。因為只有當我們能夠祛魅的時候,我們才能不再被虛幻的表象所左右。
也更容易以客觀、真實的視角看待他人與自己。所以,要對他人,對自己祛魅,只有這樣才能夠經營出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