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宋祖兒復出了。
2021年憑借《喬家的兒女》大熱,宋祖兒迎來事業上升期。
結果下一年就因為稅務風波,工作全面停擺。
她身上數部劇集也因此被積壓毫無動靜。
本以為宋祖兒會這么一直被雪藏下去。
可就在最近,她主演的新劇突然空降播出。
也因為諸多話題,這部劇播出到現在討論度就沒低過。
作為鑒劇達人的香玉,怎么會錯過這個熱鬧。
咱們這就趕緊將其瞧上一瞧——
《無憂渡》
雖說是空降,這劇話題可是不少:
「無憂渡無磨皮」、「無憂渡黑馬」、「無憂渡宿命感」、「無憂渡節奏」……
當然,最大的看點,還是宋祖兒。
除了她復出話題外,演技是和她一起出現最多的標簽。
不少人將宋祖兒抬到了「95花演技天花板」的位置。
覺得她的復出,要改變內娛95花現有格局,并拿出了不少她在劇中哭戲的片段來作為支撐。
宋祖兒的哭戲厲害這一點,早幾年就在網上出現了。
《喬家的兒女》中喬四美那一段哭戲,沒少被拿出來說道。
但要說「天花板」,香玉倒是不敢茍同。
半夏(宋祖兒 飾)是一個擁有特殊能力的女子。
她自小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東西:妖怪。
可是她的家人卻認定這是癔癥。
父親因此帶她到外地治病。
時隔多年,因為堂兄婚事,半夏與父親歸家。
雖然依舊能看到妖怪,但為了讓家人安心,她聲稱病癥已經治好。
本以為生活能夠這樣繼續安穩過下去。
沒想到,堂哥娶進門的竟然就是一個妖怪。
因為妖怪嫂嫂,一個名叫宣夜(任嘉倫 飾)的捉妖師也被引了來。
之后沒多久,半夏的父親離奇死亡。
半夏的生活變得一團混亂。
宋祖兒在《無憂渡》中的演技,可以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所見即所得」:
哭戲即使她自身的「演技天花板」。
有場戲是,半夏與堂兄在世界上是否存在妖怪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半夏因為父親的死亡和家人的不信任而悲憤交加。
宋祖兒紅眼落淚的模樣是挺令人憐惜。
不過,一般人受到委屈不也是這樣哭的嗎?
無助、不被信任的傷心、情緒擠壓許久后的爆發這樣復雜的情緒,并沒有傳達出來。
在哭戲之外,宋祖兒好像永遠處于一個受到驚嚇的狀態。
永遠松不開的眉頭、一直微張的嘴,總是怯懦的眼神。
整個人宛如被凝固在一種情緒狀態中,沒有任何變化。
如果說前期,半夏是因為經常被突然出現的妖怪嚇到,又要家中人不信任的環境中小心翼翼生活,才會出現這種狀況,我還可以理解。
可后來,為了尋找父親死亡的真相,決定與宣夜一同開啟捉妖之旅后,她依舊如此。
害怕是這樣:
和家人說話是這樣:
和宣夜之間產生曖昧氛圍時還是這樣:
香玉不禁疑惑,宋祖兒是也學會了95花特有半永久式瞪眼演技了嗎?
宋祖兒身上好像就有一個哭戲開關。
按下,就會迸發夸張哭戲。
前后判若兩人,毫無情緒的連貫性與流動性。
此外,宋祖兒的原聲臺詞也是有夠噓的。
香玉就想問魚叔一句:
當年盤點演貝時,怎么就把她給落下了?
每次聽宋祖兒說話,香玉都得凝神靜氣,生怕一不小心就會錯過什么。
再加上任嘉倫這位演貝中的代表人物。
他們兩個人湊在一起,也補不齊完整一口氣。
聽香玉憋得要死,只想大喊一聲:救命!
好。
演技我們先放一邊,咱們再來看故事。
結果,更要命。
《無憂渡》除了演員之外,另一個最大的話題點,就是志怪探案題材。
不少人吹爆本劇的「中式恐怖美學」。
什么一女子深夜對鏡削梨,嘴中還小聲念著瘆人的歌謠。
什么一個四肢與頭部不停詭異扭動的女子,目光直勾勾地盯著你。
還有什么半夜仵作房,無頭尸體慢慢起身,拿起自己的頭按在脖子上。
再加上些BGM,是不是味兒就對了?
可與宋祖兒的哭戲一樣,這些又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內容。
先說明,我們看的是電視劇,不是寫真集。
情節才是王道。
然而,在《無憂渡》中,志怪還是淪為幫助男女主完成CP名場面KPI的工具。
本劇是單元劇,由7個不同的小故事組成。
前面提到的各種氛圍感極強的畫面,實際上只是起到了一個背景介紹的作用。
等到深入情節,也就是起到了一個提供男女主情感發展的平臺。
在第一個《人面鸮》的故事中,雖然半夏在婚禮當天就看出了新娘的人面鸮真身,但一直沒有與外人訴說。
她最多是找宣夜尋了一味藥,防止人面鸮傷害自己的哥哥。
追蹤、傷害人面鸮的皆是宣夜。
但人面鸮卻唯獨痛恨半夏,將其引入圈套想要報仇。
香玉一開始搞不懂這深仇大恨究竟因何而起。
直到宣夜突然出現后,我恍然大悟。
這人面鸮不抓半夏,宣夜哪里來英雄救美的機會呢?
《碧玉梨》中,有一個可以在所有反光物品中穿梭的鏡妖,把半夏嚇個半死。
香玉又不懂了,是半夏主動提出幫忙抓妖怪的。
之前也不是沒有見過比這可怕的妖,怎么就嚇成了這樣?
后來宣夜說要在半夏房外守夜后,我又懂了。
這鏡妖是故意給他倆提供夜話交心的好機會呢。
行,這一切都算妖怪貼心好了。
那這男女主也不能光談戀愛,案子還得探吧?
別提了,邏輯已經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世界觀的設定雖是人妖共存,但除了半夏這樣的人,除非妖自愿現身,沒有人知道妖的存在。
所以劇中大多數人都像半夏的家人那般,聽他們說有妖作祟,權當發瘋。
不過,宣夜身邊倒是有個善良的兔子精助手。
我覺得,為了讓人類相信有妖,推進探案,不如讓兔子精變身給他上一課唄。
但劇中前段,任憑捕快和半夏堂哥如何諷刺,宣夜一直沒有如此行動。
起初,我以為他們是怕隨便就來一個變身,會破壞人妖兩界的平衡。
可是到了第三故事中,突然就給他們看事實了。
香玉我啊,又蒙了。
如果之前劇情稍微鋪墊一些劇情,比如,因為他人的質疑與阻礙宣夜無法推進案情,或他在用兔子精這件事上十分糾結。
我還能說他是萬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這些都沒有。
設定搞不明白,探案也探不清楚。
劇中所有主要妖怪內容、案情發展,基本靠宣夜一張嘴。
科普、給線索、推劇情……比起捉妖師,我感覺他更像個語音版百科全書。
到了真的要實地抓線索了,每天晚上就跟這個貓妖在一家客棧中來回轉,木偶妖都自己主動現身了,他半點實質性線索都沒抓到。
更不要說宣夜的打戲,招數看著挺厲害,都是花架子。
最后還不都是直愣愣的砍來砍去而已。
歸根結底,本劇最令人失望的問題其實是:
不懂「志怪故事」與「中式恐怖」的內核究竟為何。
所謂的志怪故事,可不只是妖魔鬼怪現形記。
而是借妖道人事,借鬼訴人心。
這兩年,關于妖啊怪啊的古偶并不少。
但大部分只是借用了人與妖的設定,來讓俊男靚女的戀愛談得更帶勁,也讓觀眾磕CP磕得上頭。
《無憂渡》同樣沒有講出本該有的人性故事。
就拿已經結束的兩個單元來說。
《人面鸮》大概是想用一段人妖戀來說明,比起人類看門第、看出身、看樣貌,反倒是妖更懂得愛情的真諦是什么。
同時也帶出整個故事的核心思想:
人分善惡,妖也有好壞,不能一概而論。
但這個單元通篇下來,大力渲染的都是人面鸮之前如何作惡多端、草菅人命。
她對待堂哥的態度,也更像是想要吃他喉嚨、取他聲音。
只有到最后魂飛魄散前,才來了一個深情告白。
不僅突兀且割裂,還完全沒有說服力。
《碧玉梨》則是一個女子為了容貌不惜害人性命的故事。
想要探討欲望過度的人性,還可以呼應當下的容貌焦慮問題。
但同樣,也只著重描寫「艷情」部分,而回避對核心問題的書寫。
最終淪為一種簡單視覺刺激,即許多人口中的所謂的「中式恐怖美學」。
實際上,就連這些也只是學了些皮毛而已。
創作者只知道從視覺上學個樣子,卻不懂中式恐怖令人不寒而栗從來都不是鬼怪的模樣,而是其背后民俗文化中的「非人性」。
說到這里,香玉倒想起了前兩年爆火的韓劇《惡鬼》與韓影《破墓》。
這兩部作品都將民俗文化中的「痛」與「恨」,很好地化為了「怖」。
實際上,咱們曾經也不是沒有過好的志怪作品。
05版《聊齋志異》也是一部根據《聊齋異志》改編的志怪題材單元劇。
其中《畫皮》那一單元是不少人兒時的童年陰影。
美艷女怪、善良正妻、負心渣男之間的愛恨情仇,看得人心驚膽戰。
但這個故事不是在說畫皮女鬼真面目有多可怖,而是讓人看清人皮之下的人心能有多可怖。
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也是這兩年一部頗受好評的志怪劇。
其中有個故事,死者背后幻化的女子,出現時陰森瘆人。
可她引出死者生前的孤獨一生,卻凄涼傷感。
通過故事映照出的種種社會議題,也引人深思。
只可惜,現在這樣的故事卻越來越少。
在國產劇中,更是難以看到。
而這,何嘗又不是一種「中式恐怖」呢?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