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重吸收,你沒看錯,腰椎間盤突出以后的髓核可以重吸收。
腰椎間盤突出以后出現腰腿部疼痛等臨床癥狀就是我們常說的腰椎間盤突出癥,這種情況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因為在臨床上病人比較多,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的檢出率也比較高,確實很常見。那么腰椎間盤突出以后的髓核能夠被重吸收,不需要去手術,這種情況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
臨床上絕大多數的腰椎間盤突出經過積極的治療后,特別是綜合的非手術治療以后,癥狀改善,疼痛消失,恢復到原工作,這種人肯定很多。那么我相信隨著影像學檢查的普及,在復查的時候,忽然發現你突出的椎間盤變小,甚至消失啦,這種情況肯定也遇到過。
還有一些患者,突發腰部疼痛,就診檢查后發現椎間盤突出特別大,甚至是脫出型的,需要安排住院進行手術??蛇@個時候,因為住院部沒有床位,在等床的幾天里,經過臥床休息,腰就不疼了。這個時候你再讓他做手術,他肯定就不做了。后期經過積極的非手術治療,病人也恢復的很好,逃過了手術這一劫。
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身體自己本身就有強大的修復能力和自我愈合能力,雖然作用機制復雜,但道理簡單,接下來,我就結合我們自己的臨床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事。
腰椎間盤突出的重吸收是指腰椎間盤突出癥(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 LDH )患者未經手術治療、化學icon融核、椎間盤鏡髓核切除等治療而發生的突出椎間盤的消失或縮小。自Guinto于1984年首次通過 CT 觀察到突出腰椎間盤icon的重吸收現象起,至今國內外有關腰椎間盤突出后重吸收或縮小的研究和報道日益增多,諸多學者對重吸收的時間、特點以及機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為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提供了可靠的理論與臨床依據。
現在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指征、適應證及手術時機仍存有爭議,因此對于沒有進行性神經癥狀加重的患者首選的治療還是保守。近些年來,重吸收的報道日益增多,這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
研究發現游離型椎間盤突出最易發生重吸收,其次為經韌帶型,這可能是由于腰椎髓核突破纖維環、后縱韌帶后進入硬膜外腔接觸血運而造成的。纖維環破裂、腰椎髓核組織接觸血運是產生炎性反應、免疫反應、組織降解等一系列復雜生化反應icon的條件。椎間盤突出越大, 腰椎髓核在椎管內游離越遠,與血供接觸面積越大,發生重吸收的可能也越大。
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 或者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過程中有經歷的故事也可以分享給大家,在接下來的文章里,我們再逐步討論髓核吸收的作用機制等相關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