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專家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攝入更多植物蛋白(如鷹嘴豆、豆腐和豌豆)的國家,成年人的預期壽命更長。
該研究發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由悉尼大學查爾斯·珀金斯中心的Alistair Senior博士、博士候選人Caitlin Andrews及其團隊開展。
他們研究了1961年至2018年期間101個國家的食品供應和人口統計數據,并對數據進行了調整,以考慮人口規模和財富差異,以了解不同人群所攝入的蛋白質類型是否對壽命產生影響。
第一作者Caitlin Andrews表示:“在比較肉類與植物蛋白對人群健康影響方面,我們的研究呈現出復雜的局面。
對于五歲以下兒童而言,供應大量動物蛋白和脂肪(如肉類、蛋類和乳制品)的食品系統降低了嬰兒死亡率。然而,對于成年人來說,情況則相反,植物蛋白的攝入增加了整體預期壽命。”
研究方法
為了了解植物和動物蛋白飲食對人類壽命的影響,研究人員分析了101個國家60年間的公開食品供應數據。這些數據包括各國生產的食品總量,以及可供消費的卡路里、蛋白質和脂肪水平。
研究對象涵蓋了多種食品系統,包括動物蛋白消費量較高的國家,如澳大利亞、美國、瑞典和阿根廷,以及植物食品消費更為普遍的地區,如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
為了比較不同國家食品供應對預期壽命的影響,研究人員對數據進行了調整,以考慮各國財富和人口規模的差異。經過調整后,他們發現植物蛋白供應量較高的國家(如印度)的預期壽命相對較長,而動物蛋白供應量較高的國家(如美國)的預期壽命則相對較短。
動物蛋白與健康狀況
長期以來,高動物蛋白飲食,尤其是加工肉類的攝入,一直與多種慢性疾病相關,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癥。與此同時,植物蛋白(包括豆類、堅果和全谷物)與較低的慢性疾病風險和整體死亡率相關。
研究表明,植物性飲食有助于世界上最長壽社區的居民實現長壽,如日本沖繩、希臘伊卡里亞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洛馬林達。
首席研究員Alistair Senior博士指出:“蛋白質是人類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發達國家尋求減少碳排放,蛋白質的來源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植物蛋白與更長壽命的關聯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飲食對我們自身壽命的影響,也關乎地球的健康。”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475-1
主編微信
注:添加微信請備注昵稱+單位+研究
生命科學綜合交流QQ群:6813418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