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消費報道 記者 劉曉旭】4月18日,“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動2025”在北京正式啟動。該活動由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主辦,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四家國家級檢測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并聯合發布了《2025消費品行業系列研究報告》。
新國標解讀:安全性能全面提升,守護出行安全
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2025消費品行業系列研究報告-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解讀》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國和消費大國,社會保有量高達3.5億輛,2023年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電動自行車4228萬輛。電動自行車憑借其便捷、經濟的特點,已成為群眾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存在產業集中度不高、創新研發能力弱、質量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提升安全性,2024年12月底,新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正式發布,并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云柱對新國標進行了解讀,指出新國標在整車質量、腳踏騎行功能、電動機功率限值、防火阻燃、塑料占比、北斗定位、通信和動態安全監測、防篡改、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等方面均有較大完善和提升。
為全面提升電動自行車行業各環節安全水平,202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提出要注重系統治理,強化標準引領和監管執法。在此背景下,新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應運而生,并于2024年12月底正式發布,將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實施,全面替代GB 17761—2018。
多措并舉:構建安全發展生態,促進行業升級
除了新國標的發布,針對電動自行車鋰離子蓄電池、充電器等關鍵核心部件,也制定了強制性國家標準,進一步織密安全網。2024年發布了GB 43854—2024《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 42296—2022《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第1號修改單)、GB 42295—2022《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第1號修改單)。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積極推動行業管理,編制了《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條件》《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目前已公告了兩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包括30家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和9家電動自行車鋰電池企業。這些舉措旨在充分發揮優秀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力推動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樣車展示:引領行業新風向,樹立安全標桿
會上,雅迪、愛瑪、臺鈴、小牛、九號等5家企業生產的符合新國標的5個型號電動自行車樣車進行了集中展示。這些樣車充分體現了新國標的要求,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為行業提供了實物參考,樹立了行業標桿。
現場參展的電動車企業在接受環球網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在符合最新版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全面滿足消費者對安全、智能體驗、騎行時尚的需求。在安全的基礎上,追求更長的續航能力。
臺鈴集團高級副總裁常杰在接受環球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后,消費者購車選擇范圍變化了,超標車禁售,選擇購買符合新國標車型(腳踏板可選、防篡改、更安全)。風險高的非法拼改裝車將進一步被壓縮,從長遠來看使用更安全,管理更規范。”
總之,“4·18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動2025”的啟動,特別是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發布和樣車展示,標志著電動自行車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新標準的實施將有效提升電動自行車安全性能,推動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為構建安全、便捷、綠色的交通體系貢獻力量。未來,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電動自行車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綠色的出行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