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不少高速公路都在進行改擴建,其中車道數量基本上提升明顯,不少還會翻倍提升車道數量,其中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連接中山和江門的中江高速!雙向八車道的中江高速改擴建激活珠西交通動脈!
需要高清版的地圖,可添加粵知君個人微信(微信號:yuezs888)免費獲取
2024 年 6 月,隨著深中通道正式通車,珠江口西岸同步迎來另一項交通大動脈的升級 —— 中江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全面建成通車。
中江高速,作為連接中山與江門的黃金通道,歷經四年攻堅,由雙向四車道擴建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提升至 120 公里,全長 38.646 公里的新干線正以更高效的通行能力,重塑珠三角西部經濟版圖。
首先,原有的超負荷運行催生中江高速的擴容需求!
中江高速自 2005 年通車以來,日均車流量從設計的 5 萬標準車次逐年攀升,2018 年已突破 7 萬車次,節假日高峰時段擁堵頻發。
作為粵西通往珠三角的核心樞紐,其原有雙向四車道的通行能力已難以承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
改擴建工程采用兩側拼寬與單側分離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提升了道路承載量,更通過優化互通立交布局,實現與廣澳高速、南中高速、深中通道等多條干線的無縫銜接。
其次,中江高速的改擴建通過技術攻堅打造品質工程!
改擴建工程中,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橋的建設堪稱典范。這座全長 2740 米的三塔斜拉橋,主橋采用帶翼緣板的雙主肋斷面,形似巨型啞鈴,施工中首次應用前支點牽索掛籃工藝,將節段施工周期縮短至 12 天。
面對西江一級航道日均 500 航次的通航壓力,項目團隊創新建立橋區主動防撞預警系統,確保施工與通航安全雙達標。
再次,中江高速的改擴建實現經濟聯動效應持續釋放!
擴容后的中江高速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近一倍,顯著緩解了中山港口鎮、小欖鎮與江門主城區之間的通勤壓力。
以中山城北出入口為例,車道數從 12 條增至 14 條,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 30%。更深遠的影響在于,這條高速與南中高速、深中通道形成 “黃金三角”,使中山至廣州南沙的車程縮短至 40 分鐘,江門至深圳的時空距離壓縮至 1.5 小時,為珠江西岸承接東岸產業轉移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4 年,中山 “四縱五橫” 高速網基本成型,江門作為粵西樞紐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沿線古鎮燈飾、小欖五金等特色產業帶加速融入大灣區產業鏈。
最后,未來中江高速將參與編織更密交通網絡!
隨著中江高速與深中通道同步通車,珠三角東西部的 “時空折疊” 效應愈發顯著。
還有,中江高速也會通過南中高速與規劃中的穗深通道形成聯動,構建起粵港澳大灣區至粵西多層次交通走廊。
據測算,到 2030 年,中江高速車流量有望突破 10 萬標準車次,其改擴建工程的投資效益將通過物流成本降低、產業協同深化等多維度持續顯現,為廣東區域協調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江高速這條雙向八車道的通途,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是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