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精神的抒放
—— 讀吳新斌寫意花鳥畫
文 / 傅 翔
清風來故人 扇面 2023年
深夜,孤燈之下,我獨自沉醉于吳新斌的寫意花鳥畫世界。《吳新斌寫意花鳥畫集》《問渠集》中的一幅幅畫作,如潺潺清泉流入我的心田,令我陶醉,思緒萬千。吳新斌,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不僅在戲劇領域成績斐然,其繪事中寫意花鳥畫更是獨樹一幟。作為文藝界的多面才子,他以獨特的藝術視角、精湛的水墨技巧、豐富的情感表達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當代寫意花鳥畫開辟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
在中國畫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寫意精神一直是畫家們不懈追求的目標。從古代的文人畫到現代的水墨畫,寫意精神貫穿始終,成為中國畫獨特的藝術標識和文化符號。“寫意精神”是中國畫的核心價值之一,它體現了中國文化對自然、生命和人性的深刻理解。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中國畫的寫意精神逐漸式微,面臨著新的困境與挑戰。在當代藝術語境下,如何傳承和創新寫意精神,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魅力,已成為中國畫家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在群星閃耀的寫意畫長廊中,吳新斌憑借過人的天賦、敏銳的藝術感知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獨具慧眼,兼容并蓄,博采眾長。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起,他開始涉足寫意花鳥畫領域,師從閩人花鳥畫大師宋省予之子宋展生,在以書入畫、一氣呵成中錘煉寫意筆墨功夫,追求“筆不到意到”“筆不周意周”的境界,講求書寫意趣,直追古人的清麗文雅、松秀疏放之風。
更為可貴的是,對于“海派”大師任伯年、吳昌碩的簡逸明快、艷而不俗與深厚金石韻味,“浙派”大師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陸抑非、來楚生的大氣超拔、靈動飄逸、豐潤郁勃與物我相融,以及徐渭、石濤、八大山人、黃慎、齊白石等大師非凡的氣韻、格調與濃郁的文人情趣,吳新斌皆心懷敬仰,虛心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心領神會,心摹手追,力求抵達其藝術的奧秘與思想的深邃之處。
在他的畫作中,梅、蘭、竹、菊等傳統意象交織呈現,簡潔而意蘊豐富,充滿詩意與哲理,注重氣韻的流動,構圖講究,疏密得當。他善于運用墨色的干濕、濃淡、枯潤來表現物象的質感與氣韻。在注重書寫性的同時,他還著力追求意象、意境和意趣的表達。他的畫作技藝精湛,情感深沉,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再現,更是對現代人內心世界的探索與表達。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將其融入畫作之中,使畫面表達更貼近現代人心境,讓水墨更具打動人心的力量。
例如《漳浦四寄》四條屏,分別描繪了梅花、竹子、荔枝、枇杷,取名香雪、圣節、絳焰、金丸,巨幅畫作滿墻生輝,氣勢非凡。畫作墨色枯潤有力,畫面虛實相生,構圖疏密相間,借物抒情,對漳浦的深厚情感躍然紙上。這種將個人情感與畫作完美融合的手法,賦予了吳新斌的寫意畫更為深刻的內涵與意義。
漳浦四寄 ? 香雪 180cm×50cm 2015年
漳浦四寄 ? 圣節 180cm×50cm 2015年
漳浦四寄 ? 絳焰 180cm×50cm 2015年
漳浦四寄 ? 金丸 180cm×50cm 2015年
除了《漳浦四寄》這樣的佳作,吳新斌還有許多優秀的寫意畫作品,常常通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感悟。如《空山過雨》《竹石雙清》中的竹,《空山無人》中的菊,《冷香》《古雪》中的梅,《盼》《望秋》中的荷花翠鳥等,這些畫作都充滿詩意與哲理,讓人在欣賞時能感受到畫家豐富的心靈世界。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梅、蘭、竹、菊等傳統意象的優雅韻味,還能體會到現代人的情感脈搏與這些意象的完美融合。梅的高潔冷艷、蘭的清幽孤傲、竹的虛心堅韌、菊的雅潔淡泊,在他的畫作中都有全新的寄寓與表達。在《空山無人》的菊花圖中,菊花在空山中孤傲綻放,無人欣賞卻依然自得其樂。
他的畫作不僅展現了他的藝術源泉、心性與心境,也折射出他的精神內涵、學識見解,乃至人生況味和生命節奏。他的每一筆、每一墨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家的情感思緒,既具備深厚的傳統功底,又融入了現代審美理念和人文關懷。品讀他的畫,既是一種視覺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心靈的慰藉。他的畫作蘊含著對人生、愛情、友情等永恒主題的深刻思考與感悟,讓觀者在欣賞畫作時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震顫。
在技法上,吳新斌注重對生活的提煉概括,對自然進行以簡為尚的詩意升華。他的畫作重在大寫意的豪放與酣暢,同時也注重細微之處的精致與細膩。他的大寫意注重一氣呵成的揮灑和酣暢淋漓的墨色表現,比 “海派” 更加蒼潤、渾樸,而在細節處則注重細膩入微的筆觸和精巧的畫面構圖。比如,同樣是竹石寫意,《清秋》《竹石雙清》更強調筆墨的揮灑,更加豪放,可謂縱橫馳騁,筆墨淋漓,氣韻生動,酣暢痛快。而《秋聲》《瀟湘風雨》則更加細膩,可謂法度嚴謹,構圖新穎,布局精巧,筆墨精妙。
清秋 138cm×68cm 2023年
無論是大寫意還是細節處的兼工帶寫,吳新斌都注重一氣呵成。用筆巧妙融入真、草、隸、篆等書法技巧,筆筆相生,筆筆相應。這種“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的繪畫精神,使他的畫作在氣韻貫通中隨機應變,盡顯用筆用墨之妙。同時,他通過調節墨的濃淡、干濕、深淺以及水的配比和涂抹暈染,使畫面的水墨呈現出豐富的層次和變化。在《閑云看淡千桿竹》《香遠益清》等作品中,這種水墨交融的效果,不僅使畫面更加生動自然,也展現了畫家對水墨技法的精湛掌控。通過不同的筆致抒寫,讓墨色在畫面中自然流淌、擴散,形成獨特的渲染效果。這種效果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和層次感,也使畫面具有鮮活的韻律感和動感。色彩雖不多,但在沉著中見靈動,給人清新淡雅、素雅渾樸的審美享受。
此外,吳新斌的畫作還特別注重留白的處理。憑借多年對戲曲舞臺美術的研究,他更能領會寫意與留白的魅力。如《清風搖月》《勁節凌云》等畫作,通過大膽巧妙的留白處理,使畫面中的水墨元素與空白部分相互呼應,相得益彰。這種留白處理,不僅增強了畫面的透氣感和空間感,也使畫面更具詩意與哲理。
他的畫作堅守大寫意的道路,超脫生活物象的形似,突出神似與氣韻,追尋詩意哲理與精神境界的超脫。他在創作過程中既從大處著眼,放筆落墨,又精心收拾,在收放之間、似與不似之間尋找平衡,努力追求應有的氣息、氣勢、氣韻以及骨力、風神、格調與意趣。這正是寫意花鳥畫的難點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在近作《不負春盟》《寒之友》中,吳新斌對水墨的理解日益成熟。這兩幅大幅水墨畫充分展現了他駕輕就熟的構圖能力與揮灑自如的水墨技巧。構圖大膽,布局巧妙;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墨分五色,墨韻淋漓;濕氣氤氳,氣韻生動;濃墨層層疊疊,淡墨疏朗飄逸,正如“濃妝淡抹總相宜”!
不負春盟 180cm×97cm 2023年
寒之友 180cm×97cm 2023年
吳新斌借助花鳥表現人的豐富情感活動與主觀精神情趣。他既繼承了傳統文人水墨畫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審美理念。他的畫作中既有古人的筆墨意趣,又有現代人的情感表達。他善于將傳統筆墨技法與現代構圖理念相結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超越和突破,創造出一種清新淡雅、靈動渾樸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既是對大寫意傳統的延續與發揚,也是對傳統的尊重與敬畏。
原刊于《藝品》2025年第1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