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霽月
汽車產業是區域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觀察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觀察窗口。成都經開區根基在工業,“家底”在制造業,一路披荊斬棘,汽車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散到集群的跨越式發展,正向著“先進制造業高地”的目標闊步前行。
4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了解到,今年以來,龍泉驛區汽車產業捷報頻傳,既有新能源車的突破,也有傳統燃油車的“煥新”,傳遞出汽車產業向上發展的積極態勢。
“以去年年底下線的全新捷達VA7為例,這款‘龍泉造’的德系燃油轎車,依然是絕大部分家庭的‘剛需首選’, 3月VA7先到先得版全國銷量環比增長31%,第一季度銷售1185臺,本月下旬VA7全系配置將會推向市場。”捷達品牌西部戰區總監黎強介紹。
試駕汽車
“龍泉造”更具信任感
在家門口見證德系工藝
作為一汽-大眾西南基地的核心產品,VA7的“龍泉造”身份自帶信任感。在該車的車頂接縫誤差僅0.1mm,搭配65%高強度鋼車身,讓成都車主直言“親眼見證德系工藝,比看參數更放心”。
家住龍泉的車主陳先生分享:“大家都知道是家門口工廠生產的,售后保養方便,配件供應快,這種‘地緣優勢’讓我們更愿意選擇它。”在試駕活動上,市民張先生直言:“車內空間很大,乘坐體驗感很好,駕駛也非常平穩。”
嘉賓試駕VA7
黎強介紹,捷達VA7作為燃油車型,延續了大眾MQB平臺技術,搭載EA211 1.4T發動機+6AT變速箱,WLTC工況油耗低至5.87L/100km,以燃油經濟性鞏固傳統市場優勢。通過德國團隊調校懸掛,強化“德系品質”標簽。
據悉,2009年落地龍泉驛區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是其在長春總部以外的首個整車制造基地,也是一汽集團西南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現已累計生產整車650余萬輛,產值突破5000億元。經過10余年發展,該公司積極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帶動配套企業落戶龍泉驛區,促進區內汽車產業鏈不斷完善。“我們也希望通過強化‘整車+零部件+研發’生態,推動捷達銷售總部及研發中心落地,填補前端研發空白。”
一汽大眾捷達品牌成都分公司
燃油、純電汽車雙線突圍
成都經開區持續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賦能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燃油車優勢與電動化轉型?黎強介紹道:“VA7燃油車以8.88萬起售價覆蓋下沉市場,通過“公戶+私戶”雙線策略穩定基盤。”
在電動化布局上,今年3月在德國狼堡一汽大眾正式和德國大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陸續推出11款新商品,其中就包括捷達品牌即將推出的首款自研電動車和相關混動車型。“VA7的推出以及我們下半年即將推出的品牌旗艦SUV VS8車型為我們電動化轉型提供緩沖期。”黎強分享,2026年捷達將推出首款純電A級轎車,并利用一汽-大眾自研三電技術加速轉型。
一汽大眾捷達品牌成都分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成都經開區內已聚集合資、自主等品牌整車企業9家,近5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搭建起了年產超130萬輛整車產能平臺,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的健全產品體系。2024年成都全年實現汽車產量75.4萬輛,實現產值1480億元。
下一步,成都經開區將聚焦智能網聯產業各環節,持續推動整車企業研發并導入高等級智能網聯車型,加速智能網聯產業鏈核心環節企業項目落地,高質量運營中德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基地,持續拓展智能網聯應用場景,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賦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