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新輔助治療在結直腸癌中大放異彩!
撰文 | 蒲玥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于2025年4月18日至19日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辦CSCO指南大會。在結直腸癌專場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章真教授對“直腸癌部分”進行了分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功教授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分別就“影像診斷+非轉移性結直腸癌部分”、“轉移性結直腸癌部分”展開匯報。
本期“執筆者說”訪談專欄有幸邀請到章真教授為我們披露2025年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直腸癌部分)新進展和新思路,同時整理了“轉移性/非轉移性腸癌部分”,共饗讀者。
此次CSCO指南會上,您將匯報《2025年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直腸癌部分)》,您認為此次更新的主要背景和推動因素是什么?
章真教授
與往年相比,今年指南的調整力度明顯加大,特別是在新輔助治療領域,進行了實質性的修訂與優化。推動這一變化的,正是2024年一系列高質量研究成果的集中涌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研究多數由我們國內學者主導,不僅在學術價值上具備高度影響力,在國際主流期刊也取得了很好的發表成績。
需要說明的是,出于指南的嚴謹性與循證等級考慮,我們團隊采取了較為謹慎的處理方式——將這部分具有前瞻性意義的研究內容列入了指南的“注釋”部分,以供臨床醫生參考。這樣既確保了指南內容的科學性與時效性的平衡,又為未來這些研究結果的正式發表預留了修訂空間。
2025年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直腸癌部分)指南更新部分具體如下:
圖1 章真教授現場匯報照片
1.針對早期dMMR/MSI-H直腸癌增加了注釋:對于dMMR/MSI-H患者,可考慮根據MSKCC、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局部進展期直腸癌免疫治療臨床研究的結果外推,經MDT討論后可考慮先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然后評估是否手術。
2.免疫治療在新輔助治療中的應用
2.1 dMMR/MSI-H型患者,特別是保留肛門括約肌有困難或者T3/4無法取得R0切除的患者:推薦新輔助免疫治療后再看MDT評估手術時機和手術方案。新輔助免疫治療推薦采用PD-1單抗,亦可考慮參加臨床研究。
圖2 dMMR/MSI-H型更新內容
2.2 pMMR/MSS型,肛門括約肌保留無困難的患者III級推薦增加直腸癌根治術+/- 輔助治療:放/化療+化療聯合免疫(再次評估)+直腸癌根治術。
2.3 pMMR/MSS型,肛門括約肌保留有困難的患者II級推薦增加:放/化療+化療聯合免疫(再次評估)+直腸癌根治術(IB類)。
圖3 pMMR/MSS型更新內容
提及未來在直腸癌診療的探索方向,章真教授認為從TNT到免疫治療的加入,再到CR評估與再生長風險控制,整個治療流程中我們都面臨著療效與器官功能并重的新挑戰與新機會。CSCO指南今年對這些前沿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的回應,而我們的科研任務,也將進一步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深度整合。
由此可見,臨床路徑優化+轉化研究支持+精準患者選擇=下一階段直腸癌綜合治療的主線方向。
轉移性腸癌治療部分更新要點
圖4 王峰教授現場匯報照片
▌初始可切除轉移性結腸癌的治療:
針對小肝轉移灶(≤3cm),COLLISION 研究顯示,熱消融治療的效果與手術切除相當。
▌潛在可切除組和姑息治療組一線方案:
1.MSI-H/dMMR型患者、潛在可切除組和姑息治療組一線方案的I級推薦增加: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
2.MSS/MSI-L/pMMR、RAS/BRAF野生型患者、潛在可切除組/姑息治療組一線方案
I級推薦(左半)、I級推薦(右半)增加:西妥昔單抗β+FOLFIRI。
▌姑息治療組:
1.二線方案增加對于“一線已接受奧沙利鉑+伊立替康”治療推薦:參照“姑息治療組三線方案”進行推薦;
2.三線方案III級推薦增加:PD-1抑制劑±CTLA-4抑制劑用于攜POLE/POLD1 致病突變患者;
3.維持治療中增加5-FU/LV或卡培他濱±西妥昔單抗;
4.KRAS G12C突變型晚期腸癌注釋中增加國產KRAS G12C抑制劑研究進展;
5.僅有肝轉移患者注釋中添加TransMet研究結果解讀。
圖5 轉移性腸癌治療部分更新要點
非轉移性腸癌影像診斷+治療部分更新要點
圖6 陳功教授現場匯報照片
▌影像診斷方面
1.肝轉移瘤診斷方法推薦級別變化:CT確診困難或需行局部治療及改變治療決策時,建議行肝臟MRI,且包括T2WI,DWI以及多期T1加權增強或像序列,用于確定肝轉移瘤數目、大小及分布。
2.直腸癌MRI掃描參數及方案變化:原III級推薦的肝臟細胞特異性造影劑增強肝臟MRI變為II級推薦。
3.系膜癌結節(TD)的識別:LARC(局部晚期直腸癌)MRI描述從DISTANCE邁入DISTANCED。
4.直腸癌新輔助治療評估時間點:為避免新輔助治療后腸壁及腸周炎性水腫對于影像評價的干擾,推薦新輔助化療后6-8周行第一次影像檢查,其后根據治療方案和目標不同再行影像檢查。
▌外科相關方面
1.關于ctDNA MDR技術選擇建議:傾向性推薦原發腫瘤WES檢測的tumor-informed 個性化ctDNA突變檢測技術。
2.推薦可切除T4bM0 pMMR型局部晚期結腸癌增加:術前新輔助治療為III級推薦。
圖7 小結
專家簡介
章真教授
復旦大學腫瘤醫院放療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放射防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CSCO放射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主任委員
第九屆上海醫學會放療專委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領軍人才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專家簡介
王峰 教授
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院長助理/內科主任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副院長
UT MD Anderson 腫瘤中心博士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中國抗癌協會青年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青委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青委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青委會常委
長期致力于消化道腫瘤的臨床診療及基礎轉化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面上項目在內的科研基金14項,參與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研究。以通訊或第一作者,在
Cell, Nature Medicine
(3篇),Cancer Cell
(2篇),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AMA Oncology, Annals of Oncology,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等雜志發表論文 60 篇。設計并牽頭全國多中心II、III期臨床研究17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榮獲中國醫學科學院“2022年度重要醫學進展”獎、第六屆科學探索獎、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等省部級獎項。曾多次受邀在美國ASCO年會、美國AACR年會、歐洲ESMO年會、中國CSCO年會等重大國際會議做口頭報告。
專家簡介
陳功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結直腸科副主任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亞洲臨床腫瘤學聯盟(FACO)副秘書長
2015-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學術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主任委員
2019年第三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獲得者
CSCO結直腸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
CSCO結直腸癌指南專家組秘書、執筆人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委會肝轉移分會副主任委員
歐洲腫瘤學會(ESMO)會員
精彩資訊等你來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