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7位開國中將里面,有一位還是非常特殊的。當時在授銜后,有的上將站在他面前敬禮稱呼“老首長”。這說明他的資歷還是非常老的,他就是詹才芳。
詹才芳是紅四方面軍出身,參加革命很早。早年間參加了黃麻起義,是“木蘭山72英雄”之一。后來,他更是擔任了軍政委。經歷了抗日戰爭到了解放戰場上,詹才芳擔任縱隊司令員,到了1949年,他也擔任第46軍軍長。
這也是他在1955年僅被授予中將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他曾經的五位警衛員同樣都成為了開國將軍,其中一位竟然比他的軍銜都高。
像赫赫有名的許世友都曾是他的部下。當年許世友當班長的時候,詹才芳是他所在連的連長。而名氣很大的陳錫聯,在參軍后不久,就做過他的警衛員。
陳錫聯外號“小鋼炮”,打仗那是一個猛,敢打善打硬仗、惡仗。他也是被譽為“打仗數第一”的開國上將。
陳錫聯14歲參加革命,受詹才芳的影響很大。當時陳錫聯的家曾是紅軍的秘密聯絡點,有一次詹才芳為躲避敵人的追捕,曾藏到了陳家。所以最初他們還是頗有淵源的。后來陳錫聯想當兵,詹才芳就把他帶在了身邊,當了自己的警衛員。
后來的陳錫聯逐漸成長,打仗非常猛,也屬于文武雙全,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擔任二野的兵團司令員。建國后,他不僅擔任過炮兵司令員,還曾長期擔任大軍區司令員。
兩人的感情也挺深厚,即便是到了建國后,陳錫聯職務高于詹才芳,但他見到昔日的老首長依然很尊重,詹才芳也被稱為“首長的首長”。
除了陳錫聯之外,還有一位中將也曾是他警衛員,這一位同樣赫赫有名,他就是王近山。王近山是《亮劍》里面李云龍的原型之一,兩個人在很多方面還是非常類似的。他在戰爭年代以“瘋子”著稱,打仗是不要命的人。
王近山15歲就參了軍,曾擔任詹才芳的警衛員。當然,后來的王近山經歷了太多的戰斗,他也在一次次的得到了磨練,并且成長為了一名紅軍的師長。
抗戰期間,他在129師,從一名副團長成為了386旅旅長。要知道,這個旅的首任旅長可是赫赫有名的陳賡大將。可見,王近山在抗戰期間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
解放戰爭期間,他在劉鄧麾下,更是威名赫赫。他所率領的6縱所向披靡,中野很多惡仗、硬仗、關鍵仗是六縱打的。1949年,王近山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2軍軍長、政治委員。
王近山是一個個性非常突出的戰將,關于他的故事也非常多。可惜,建國后的王近山發展卻并不盡如人意。
除了他們兩位外,還有三位開國少將也都曾是他的警衛員。
甘思和
甘思和從小就參加了革命,曾在紅四方面軍軍需處工作,后來又去紅31軍司令部當文書。紅四方面軍“肅反”期間,甘思和不幸被卷入其中,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危機時刻,他被詹才芳給救了,還做了他的警衛員。
抗戰期間, 他在華北大地堅持抗日,擔任冀南軍區第三分區政治部主任,為冀南根據地的開辟、鞏固和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4縱隊41旅政委、第三兵團第14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任華北軍區第70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譚知耕
譚知耕很小就加入了兒童團,參加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和長征。他同樣是在肅反期間,被詹才芳給救了。后來,他擔任過31軍軍部警衛營第二連政治指導員。
抗戰開始后,他調去了新四軍工作,擔任過新四軍第4支隊14團參謀長,新四軍第2師12團參謀長、團長等職。
解放戰爭期間,譚知耕曾出任華野第四縱隊11師師長。到了1949年2月,他又擔任了三野的師長,還在建國初擔任了副軍長。不過沒多長時間,他又投身教育事業,擔任華東軍區第四步兵學校校長,后又去了海軍,任南海艦隊司令員。
鄧岳
鄧岳12歲就參加了紅軍,16歲就做了連長。不過他因為一次戰斗的失利,就要被處決了。詹才芳剛好路過看見,問清情況后,將其解救出來,之后擔任詹才芳的警衛員。
之后的鄧岳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斗爭,西征轉戰等,他也逐漸成長。
抗戰期間,他擔任冀南軍區第四軍分區副參謀長、參謀長,后來還任八路軍第129師新四旅第十團副團長。
解放戰爭期間,鄧岳擔任東野第三縱隊第七師師長,東野有五個主力師,其中之一就是7師,這少不了鄧岳的功勞。
鄧岳更是在韓先楚率領下一路從東北,打到了海南。在1955年,鄧岳被授予少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