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的442比李鐵的442,高明在哪里?
李鐵在18強賽第一仗對澳大利亞采用442輸了0:3之后,此后對陣日、沙、澳三仗中,一律改打532,三場結果分別為:0:1、2:3、1:1,比分都很接近,因而能被大眾接受。
由于在18強賽中一直在532/442兩套陣容中切換,雖然在對陣日、澳、沙三強時比分差距不大,但防守為主的戰術體系即使改為面對越南、阿曼時,依然慣性保持著。所以,主場1:1無法戰勝阿曼,客場只能3:2險勝越南。
而反觀伊萬,即使對陣亞洲一流強隊時,也不會擺出大巴式的三中衛,始終堅持演練442快攻體系,不怕多失球,但必須讓快速突擊的理念深刻地植入球隊之中,因此才有2:1勝印尼、1:0勝巴林的關鍵勝利。
只要來華執教過的老外教練,都會知道中國球員這一特點:只能習慣一種固定戰術,頭腦難以理解,技術上也無法執行兩套戰術的有效切換!
即使是以戰術變化著稱的里皮,在執教實力超班的廣州恒大時,也只會在常規的4后衛陣型面臨困局時,才會變為3中衛體系。一旦扭轉局面,又馬上回到4后衛體系。
但是兩次執教國足期間,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因為,一旦將戰術陣型做臨場調整,絕大部分球員馬上不會踢了!
對于歐洲教練的足球思維,中國足壇真的有想過好好思考過?學習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