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給俺寫個'傲氣、骨氣、霸氣'行不?”2005年秋日午后,天津某老舊小區(qū)里,穿皮夾克的年輕人攥著宣紙?zhí)筋^問道。伏案練字的銀發(fā)老人筆尖一頓,墨汁在 “骨”字上暈開個圓點: “年輕人,該寫'志氣、骨氣、人氣'才對。”陽光透過紗窗斜照在案頭相框上,泛黃的合影里24歲的邢燕子正被毛主席挽著手走向人民大會堂主席臺。
1964年12月那個寒風刺骨的清晨,邢燕子裹著補丁棉襖蹲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警衛(wèi)第三次查驗她的代表證時,同行的董加耕急得直跺腳: “這可是邢燕子同志!”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們最終沒能進入共青團九大開幕式。散場時,邢燕子把凍僵的手指揣進袖管,突然被工作人員叫?。?“周總理要見你!”這個轉(zhuǎn)折像極了司家莊的洪水——來得猝不及防,卻沖刷出命運的河道。
司家莊的老支書至今記得1959年那個暴雨夜。19歲的邢燕子舉著馬燈挨家敲門: “爺們兒上堤!婦女孩子往高處撤!”這個城里來的女知青,掄起鐵锨比莊稼漢還利索。當洪水漫過第三道堤壩時,她帶著七個姑娘跳進齊腰深的泥水里打樁。村會計后來統(tǒng)計,突擊隊三天壘的沙袋能繞村子五圈,救下的三百畝玉米地讓全村熬過了饑荒。
郭沫若那首《邢燕子歌》傳唱全國時,天津?qū)氎娴男霞依险瑓s炸了鍋。舅舅拍著八仙桌吼: “放著城里工作不干,非要去刨土坷垃!”邢燕子把錄取通知書疊成紙船放進水缸: “您看,這紙在水里泡三天就爛了,可莊稼泡三天還能活。”缸沿上放著的《中國青年報》,頭版照片里她正教社員用鹽水選種,褲腿上的泥漿結成了地圖狀的硬殼。
毛主席71歲壽宴那天,邢燕子特意穿了件新做的藍布衫。當那只扭轉(zhuǎn)乾坤的手握住她時,人民大會堂的水晶吊燈突然晃了眼。 “小邢同志,你那個突擊隊還缺人不?”主席的湖南口音帶著笑意,順手給她拉開椅子。這張后來出現(xiàn)在全國報紙上的照片,讓邢燕子成為那個年代最特殊的 “明星”——沒有脂粉氣,滿身都是泥土香。
熱潮退去后的日子更像老棉鞋,踏實卻不起眼。1981年調(diào)任北辰區(qū)知青辦,邢燕子辦公室的暖水瓶總被各村會計順走。 “讓他們拿去用,莊稼人喝口熱水不容易。”她笑著在記事本劃去 “水瓶兩個”,轉(zhuǎn)頭繼續(xù)修改知青培訓計劃。窗外楊樹葉子綠了又黃,玻璃板下壓著的司家莊全景圖,田壟線條始終清晰如昨。
2003年社區(qū)搞拆遷,邢燕子拄著拐棍擋在推土機前: “那棵老槐樹是知青們種的,得留著!”開發(fā)商找來時,她掏出發(fā)黃的工作證: “我是邢燕子,這樹我保定了?!比缃駱涫a下跳廣場舞的老太太們不知道,六十年前有個扎麻花辮的姑娘,曾在樹下給社員讀《人民日報》,蟬鳴聲混著油墨香飄出老遠。
書畫協(xié)會邀她當顧問,邢燕子擺擺手: “我就愛寫六個字——志氣、骨氣、人氣?!庇写紊鐓^(qū)孩子來求字,她邊寫邊念叨: “當年主席教我,人氣不是捧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蹦樦呛猎谛埳向暄?,恍惚又是1960年抗洪的夜晚,馬燈光暈里突擊隊員們的臉龐忽明忽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