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看電視劇時,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有些劇里的窮人似乎一點也不窮。
比如《甜蜜暴擊》里,鹿晗飾演的男主是獨立撫養(yǎng)弟弟妹妹的大學(xué)生,需要同時打好幾份工才能養(yǎng)活一家人,但就是這么困難的人家,卻住著兩層小別墅,且別墅整潔程度,沒有兩個打掃阿姨是做不到的。
還有《歡樂頌》里的邱瑩瑩,第一份工作是文員,第二份工作是咖啡店收銀員,卻能和安迪、曲筱綃這樣的有錢人做鄰居,哪怕是合租,這在現(xiàn)實里也是不可能的。
《我的真朋友》更夸張,女主天天喊窮,200塊錢都需要找人借,卻住在上海的獨棟精修公寓,客廳大到能開小型轟趴。
《城中之城》男主的房子看起來倒是挺接近現(xiàn)實,只是一間小小的單間,估計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房間很現(xiàn)實了,可事實并非如此,房子處在市中心,還帶有采光很好的大窗子,根本不像是家中有生病老母的男主會租的房子。
那么,那些遠離家鄉(xiāng)到大城市打拼的人,究竟住什么樣的房子呢?事實證明,在大城市打拼,很多人的宿已經(jīng)不是蝸居了,而是蟻居,其中又以北上港這三個地方的情況最嚴(yán)重——上海有超迷你蟻居、北京有胡同房、香港人住18平米還要請菲傭。
一、上海的5平米“超迷你loft”
都說上海的房東是空間管理大師,再小的空間交到他們手里,都能給你做出一室一廳一衛(wèi)的小家來。
現(xiàn)在白領(lǐng)都喜歡loft,但loft貴啊,于是就有一些上海房東推出了平替版“超迷你loft”——單層面積只有5平米,在這么小的地方,竟還隔出了動靜生活分區(qū)來。
一樓是動區(qū),一打開門就是個迷你小冰箱,平時還可以用它當(dāng)個換鞋凳,一物兩用,這不立馬省出了一個家具的空間嗎!
往里走就是廚房,就藏在樓梯下,還有一個小水槽,只不過洗菜時要注意別磕著頭;另外還配備了一個迷你抽油煙機,設(shè)備齊全,做飯似乎不成問題。
而廚房的左手邊就是衛(wèi)生間,這也是整間屋子唯一有窗戶的地方,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開窗通風(fēng),那這風(fēng)就必須先經(jīng)過廁所的過濾。
看完動態(tài)區(qū),再來看看靜態(tài)區(qū),靜態(tài)區(qū)在二樓,是休息和工作的地方,順著小樓梯往上就到了,一張單人小床擺放在樓梯和墻壁之間。
咱就是說,房東再節(jié)省,也該給安排個護欄,就怕人是在床上睡的,醒來卻在醫(yī)院。
即便是這樣的房子,租金也不便宜,每個月要1200元,所以電視劇里那些有大窗戶、小陽臺能看東方明珠的房子租金有多貴。
而這5平米的loft還不是最迷你的,還有一種更小的4平米loft,或者叫“上床下廁”。
結(jié)構(gòu)有點像大學(xué)宿舍里的上床下桌,只不過底下被改成了多功能區(qū),不僅藏著一個廁所,甚至還有個廚房。
你也不用擔(dān)心衣服沒地方放,樓梯底下有儲物柜,只不過有一半被小冰箱擋住了,每次取放衣服的時候,都需要把冰箱挪一挪。
像這樣的房子,你愿意出多少錢租呢?
另外,還有一種更離譜的戶型,番茄君稱之為“古墓房”。
因為房子是在斜頂?shù)拈w樓隔出來的,有一半的空間人站在里面是直不起腰的,于是房東把站不直的空間直接設(shè)計成了床,并在兩邊設(shè)計了很多柜子,大家覺得這房間像不像個墓室?
人躺在里面的視覺是下圖這樣的,有幽閉恐懼癥的人真住不了這種房子。
二、北京4平米的“胡同房”
上海有自己的特色loft房,北京則有聞名遐邇的胡同房。
在北京的各大胡同里,都藏著這樣一種房子,這些房子可能是因為家里人口多,不夠住,額外搭建的小單間,到了現(xiàn)在就成了一套單獨的房子。
比如下面這套,只有4平米,其中2平米用來放上下床,還有1平米用來當(dāng)功能區(qū),不僅安排了洗衣機,甚至還貼心地做了個小水槽。
這么小的水槽,番茄君也是第一次見,感覺只有正常洗手槽的四分之一。
番茄君在看到這個房間的第一眼就在思考廁所在哪里,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廁所,如果你想如廁,那你只能去胡同里的公廁,或者像當(dāng)年的王菲一樣,第二天一早去倒夜壺。
不過這個房好歹還有點活動空間,接下來要看的這家,真的是門一開就是床,連個玄關(guān)都沒有,開了門得先坐床上脫鞋,然后把鞋收進屋里,否則門都關(guān)不上。
床頭緊挨著浴室,甚至還配置了花灑,但在這里洗澡,不怕弄濕鋪蓋嗎?
再來看看占了房間四分之三空間的床,會發(fā)現(xiàn)這張床另有乾坤,借用了東北大炕的設(shè)計,在床上放了張小桌子,小桌子上還有小柜子,也能滿足一定的生活需求。這個床你在睡覺時,還得把腳伸進桌子底下才行,否則不夠長。
而這個房間同樣沒有衛(wèi)生間,公共衛(wèi)生間才是胡同房的標(biāo)配。
三、香港人住18平米房也要請菲傭
看完了北京和上海,咱再來看看香港人的住所。
在香港,你會發(fā)現(xiàn),即便你有點錢,卻也不得不蟻居。很多香港人看著光鮮亮麗,實則也住在很小的房子里。
先來看看屋主的條件,柜子里放著一個LV購物袋,身上背的也是LV大包、家里還掛著GUCCI圍巾,還請了菲傭,這如果在內(nèi)地,妥妥的中產(chǎn)偏上的生活水平啊。
但在香港,她住的卻是18平米的小屋,而且這個房間里不只住她一個人,還有她的兒子、以及菲傭,并分出了兩個臥室和一廚一廳一衛(wèi),其中廚房、餐廳、客廳是連在一起的,大概占了房子的一半空間。
兩個房間都是放了床之后就沒有多余空間,儲物功能就是要利用一切靠墻的位置和地板上的榻榻米。
菲傭的房間更是既當(dāng)臥室又當(dāng)陽臺,床的上空掛著好多衣服,番茄君真怕衣服沒甩干滴水把床鋪弄濕。
這個屋主的經(jīng)濟條件還算不錯的,因為除了這間自住的18平米房,她還擁有一間4平米的出租屋。
這個4平米出租屋的布局和上海的4平米小屋很類似,一樣是上床下功能區(qū),床底下是廚房和衛(wèi)生間。
這套廚房充滿了生活痕跡,讓人覺得這么大點的地方是可以用來做飯的,只不過大小看著像是給小孩玩過家家的玩具廚房。
廚房的旁邊同樣藏著一個小廁所,而住在這里的人不能太高,否則每天都只能彎著腰做飯洗澡。
香港這樣的蟻房還真不少,4-6平米的空間,要能滿足睡覺、做飯、洗浴等諸多需求,很多打工人其實租的就是這種剛好夠一個人生存的房子,屋子小到多一個人都嫌擁擠。
很多人小時候都幻想著去大城市工作,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往往會被現(xiàn)實狠狠地打個巴掌,雖然工資可能是老家的三四倍,但生活品質(zhì)未必有在老家高。
房子就是直觀的體現(xiàn),在三四線小縣城,一千塊出頭就能租個還不賴的房子,但在大都市,一千塊只是起步價,讓人不得不蟻居。這估計也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家發(fā)展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是你,你是愿意留在大都市闖一闖,還是回家過安穩(wěn)的生活呢?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