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名校畢業生來說,職業的選擇無異于第二次的“投胎”,其重要性的程度不亞于高考,同樣是決定著人生走向的重大決策,因此不少名校畢業生對此都會格外慎重,有限考慮那些待遇穩定、發展良好的央國企或者體制內工作也自然而然的成了名校畢業生的首選。
但是在這名浙大女孩的身上,我們卻看到了名校畢業生選擇央國企工作后的另一幅畫面,在外界的刻板印象中,名校畢業生進入央國企,理應是坐在干凈明亮的辦公室呢,過著悠閑又愜意的生活。
這名浙大女孩也是這樣想的,可真實的情況卻讓她一度無法接受,甚至開始后悔自己的選擇,想要放棄人人羨慕的電網工作,轉而去報考老家的鄉鎮教師編,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憑啥2本比我還先坐辦公室?”浙大女生情緒破防:后悔進電網了
女孩畢業于浙江大學,手握浙大碩士學歷的她當時面對兩個選擇,一個是華為年薪35萬的崗位,一個是國家電網的崗位,二者都是專業對口的工作,最后她也是放棄了華為,選擇了國家電網,可這個看似明智的選擇,卻因為基層工作的艱辛讓她陷入困境。
做什么工作都得從基層做起,女孩雖然有這個心理準備,但電網基層工作的現實與想象的巨大反差還是讓她感到后悔:背著十幾斤重的工具箱爬鐵塔,在暴雨中搶修設備,這些體力活與她期待的辦公室工作相差甚遠,最艱苦的時候女孩在高燒三天的情況下依舊不敢請假,也讓這位名校畢業生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
相信不少名校生都有這樣的困惑——難道高學歷不就應該坐辦公室嗎?可學歷與崗位的錯位感卻給浙大女碩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看到二本畢業的同事先進入辦公室工作,這位浙大女孩情緒破防了。她無法接受自己擁有更高學歷,卻要在一線崗位揮汗如雨,忍不住發出質問:“憑啥2本比我還先坐辦公室?”
很顯然,名校畢業生對體制內工作有濾鏡,卻對體制內的晉升邏輯缺乏正確的認知,像央國企這類的工作往往更重視基層經驗,高學歷人才更需要通過實踐積累專業知識,而這種安排不是對人才的埋沒,而是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不少名校畢業生只看到了基層工作環境的艱苦,卻忽略了自己在基層工作中收獲的歷練,這也是不少職場新人常見的心理誤區,把學歷當作免除基層歷練的通行證,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夠成熟,想在央國企內有長遠的職業發展,更需要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的雙重支撐。
基層工作是職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于央國企來說,培養人才有其獨特的規律,這一點與公務員崗位有很多相似性——基層工作是職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從基層做起不僅可以積累全面的業務知識,還能為將來的晉升打下良好的基礎,浙江女生想要跳過這個階段直接享受成果的想法,恰恰在無形之中影響了自己的長遠發展。
畢業生在擇業之前,應適當了解崗位的工作環境和方式
名校畢業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需要更多理性,短期的艱苦與長期的發展之間需要權衡,在事業起步階段,面對困難和挑戰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要保持正確的心態,吃一點苦就想要放棄,這樣的心態在任何崗位中都難有長遠的發展。
至于面對二本畢業生比自己先坐辦公室,浙大女孩選擇了情緒破防甚至想要辭職,或許在她眼中,這已經是不公平甚至是羞辱了,但作為職場新人,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學歷與能力之間不能百分百畫等號。
二本畢業生能夠通過層層篩選進入電網,本身就說明了其實力不俗,在職業發展當中,學歷只是起點,真正的競爭力來自對崗位的理解和專業技能的掌握。
當然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即便是名校畢業生,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體制內工作,職業的選擇還是要符合個人特點,在就業時,建議同學們對感興趣的崗位提前了解一下工作方式和環境,考慮情緒自己是否能接受之后,再做出決定。
工作選擇決定人生方向,大家都覺得好的電網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如果女同學能吃苦,只是不能接受電網這種下基層方式的話,或許華為對她而言才是更好的選擇,但無論選擇哪一個崗位,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安逸是職業發展的絆腳石,過早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可能會限制個人成長空間。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只有不斷挑戰自我,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