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海洋高新公司團支部聯合上海青少年創新學院、臨港新片區海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型平臺,共同開展“‘魚’眾不同的海洋生物探秘——五四青年節海洋創新園‘實驗室’開放日暨上海青少年創新實踐”活動,吸引了來自上海各區幾十名青少年熱情參與。
在上海青少年創新學院總部基地,來自臨港新片區海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型平臺的何宏陽為青少年們帶來《斑馬魚:生物研究中的奇跡之選》的科普課程。
在科普中,何宏陽從“斑馬魚是什么”“斑馬魚作為實驗動物的優勢”到“斑馬魚為什么成為生物研究中的奇跡之選”,深入淺出的介紹小小斑馬魚是怎么成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重要的動物模型,如何撬動科學發現的杠桿,激發青少年們對生命科學研究的興趣。
在海立方黨群服務中心,來自市級青少年創新實踐基地海洋創新園的團組織負責人向青少年們進行了“五四運動中走出來的愛國科學家”的主題分享,希望青少年們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追逐光、成為光、散發光,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五四精神,厚植科學愛國情懷,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不懈努力。
來到海洋藥物創新實驗室,青少年們一行參觀了斑馬魚測試與開發平臺,實驗室負責人詳細講解了斑馬魚養殖的條件和胚胎收集的技術要點,并為青少年們準備了實驗材料,讓青少年們能夠自主開展斑馬魚胚胎、成魚對環境因子的適應性實驗。
在實驗環節,青少年們觀察斑馬魚的整體形態,詳細記錄斑馬魚的大小、顏色、形態等特征;在顯微鏡的輔助下,仔細觀察了斑馬魚胚胎的形態學特征,通過形態學特征辨別斑馬魚的性別特征;通過顯微注射技術,可以操控斑馬魚基因表達,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在斑馬魚身上模擬出人類疾病的等位基因模型。
這些模型不僅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疾病的病因學、進展和解決過程,還廣泛應用于各類癌癥、遺傳病、肝臟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研究中。
這些動手操作不僅進一步加深了青少年們對斑馬魚理論知識的理解,更讓青少年們意識到生命的奧秘往往藏在最平凡的角落,這些穿梭在實驗室的小魚,既是破解基因密碼的鑰匙,也是人與自然對話的橋梁。
本次活動創新的將紅色傳承與科創實踐相融合,熔鑄成青少年們可感可知的“精神密碼”。
這場“紅色+科創”活動,通過引導青少年走進實驗室沉浸式體驗新質生產力,迎著科技創新的光,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愛國情懷,在科創實踐中汲取紅色力量,加深新時代青少年對五四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和傳承,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激勵青少年們以挺膺之姿奔赴新征程,用科創繪寫青春畫卷,為臨港新片區發展注入青春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