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伊朗已經成為中東局勢的“風暴中心”,美國、以色列都對其虎視眈眈,時刻準備發起進攻,尤其是針對核設施,以色列早就按捺不住了。
(攻擊伊朗核設施,可以極大程度緩解以色列目前的“安全壓力”)
1、以準備對伊核基地下手,特朗普緊急喊停
據美媒報道,以色列已經制定了一項大膽而極端的行動計劃,準備通過特種兵突襲和空襲相結合的方式,破壞伊朗的核設施。這套計劃的核心目標是要將伊朗的核武器研發進度推遲至少一年。
這樣的策略如果成功,不僅能緩解以色列的安全壓力,還能在道義上占領國際舞臺的制高點,因為他們的立場是:為了阻止核擴散。
其實早在2005年,以色列就有了這樣的想法。當時,在基內格夫沙漠,他們還進行了模擬訓練,使用特種兵和F-15戰機進行協同作戰,先轟炸,再派兵潛入。那時候,這套計劃由時任總理沙龍親自批準,可以說是早早就為以色列后來的軍事動作打下了基礎。
但最后以色列突然停下來了,為什么?
(以色列早已準備好了攻擊伊朗核設施行動,特朗普認為時機不到)
是因為遭到了特朗普的阻止,從以色列自身條件來看,要想獨自完成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伊朗的防御部署可不是放在那里看的,想要繞過這些眼睛和導彈絕非易事。
此外,伊朗核設施藏得深遠,距離以色列本土超過1000公里,沒有美國的幫助,想要飛到那么遠的地方,然后再全身而退,是完全不可能的。
2、美國不似當年冒進,想和伊朗和平解決矛盾
現如今,美國對伊朗的關注已不再局限于軍事打擊,而是傾向于通過外交手段,試圖限制其核計劃。畢竟,動用武力不僅耗資巨大,而且難以預料后果。歷史教訓還歷歷在目,1980年的“鷹爪行動”正是美軍的一次慘痛經歷。
當時,美國派遣特種部隊進入伊朗,試圖解救人質。然而,這次行動因天氣和操作失誤而告吹,成為軍事史上的一大敗筆,這樣的經歷讓美國對武力手段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比起軍事手段,與伊朗談判解決問題,更符合美國當下利益)
因此,特朗普政府正在極力推進與伊朗的會談,期望通過協商達成一個新的協議,限制伊朗的核能力。4月12日,美國與伊朗在阿曼進行了第一輪會談,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交鋒。雖然這些談判過程并不容易,但至少為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一個平臺。
然而,對以色列而言,伊朗的核計劃就像是一枚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即便有一絲的放松,也是危險的。因此,以色列對美國的談判策略可以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他們希望美國能夠在外交層面替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美國的妥協可能導致伊朗在核問題上占得先機。
3、伊朗濃縮鈾豐度值,超過了“和平”范疇
當然,伊朗也絕對不是“省油的燈”!
需要明確的是,按國際通行標準,民用核能的鈾濃縮水平通常只需達到20%左右,但伊朗卻將其大幅提高到了60%。這讓外界不禁懷疑,伊朗的核計劃究竟是用于和平用途,還是另有所圖。
(伊朗鈾濃縮接近核武品質,“和平用途”的說法難以獲得外界信任)
在核技術界,90%的濃縮度就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伊朗的一再試探,實在難以說服他人相信其無意于核武器。
同時,國際機構核查員還在一些未申報的地點發現了濃縮鈾的痕跡。這些地點的存在及其秘密運行,使得外界對伊朗的核計劃疑慮重重。倘若這些設施真是為軍用目的而建,那意味著伊朗一直在隱秘地提升核能力,這無疑讓局勢更加復雜化。
在這盤復雜的棋局中,伊朗并非沒有顧慮。一方面,他們需要維持內部政治的穩定;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愿在國際舞臺上被孤立。不過,伊朗對放棄核計劃一事顯然沒有妥協的打算。他們認為,擁有核技術是其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即便在與美國的會談中,也很難想象伊朗會完全放下手中的“王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