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序列中,整編第18軍堪稱王牌中的王牌,而118師33團更是這支部隊的精銳核心。作為黃維兵團的“定海神針”,其戰斗力令對手都不得不忌憚三分。這支有著“老虎團”之稱的勁旅,編制滿員超3000人,憑借悍不畏死的作戰風格和超強戰斗力,在戰場上留下諸多傳奇戰績。
最令人矚目的當屬1943年的石牌保衛戰。面對日軍第13師團的瘋狂進攻,33團作為主力部隊,與裝備精良的日軍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白刃戰。整整三個小時的近身肉搏,雙方在廝殺中寸土必爭。盡管33團付出了1500余人傷亡的慘重代價,卻以頑強的意志重創日軍,斃敵2000余人,最終成功守住戰略要地石牌。此戰不僅粉碎了日軍的進攻企圖,更成就了胡璉等將領的赫赫威名——胡璉因此獲頒“青天白日勛章”,33團“老虎團”的稱號也不脛而走,成為驍勇善戰的代名詞。這場戰役,不僅展現了33團的鐵血軍魂,更書寫了中國軍隊英勇抗敵的壯麗篇章。
1948年,淮海戰役里的大王莊戰場上,18軍的33團靠著2700多名戰士,硬是對抗了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的4個團,再加上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的一個團,一共5個團的猛烈攻擊。他們拼到最后一個人,沒有一個人選擇投降。這場戰斗給進攻的部隊帶來了沉重打擊,尤其是華野7縱的三個團,損失慘重,幾乎拼光了。
那這個33團到底是啥背景,為啥大家都叫它老虎團?咱們今天就來聊聊胡璉一開始帶的隊伍,就是18軍的11師33團(后來并進118師里了)。
【#激戰橫山勇11軍,18軍11師師長胡璉焚香告天,將33團老虎團布置在石牌要塞的核心陣地】
1943年那會兒,日本軍隊的11軍,有十多萬人呢,在橫山勇的帶領下,跑到襄陽和荊州那邊攢了一堆人。他們弄了兩個師團,加起來好幾萬人,就跟國軍江防軍隔了一條江,眼看就要過河了。
石牌大戰是鄂西大戰的一個重要環節,那時候,中日兩邊已經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要是日軍不顧一切往南去救安鄉南線的部隊,他們的主力部隊說不定就能趁機從咱們防守薄弱的地方沖過江去,直接撲向石牌,占住三峽,甚至可能一舉拿下第六戰區的指揮中心恩施。真要是那樣,咱們中國戰區的整個作戰計劃就全亂了。
那時候,橫山勇帶著的第3、第13和39師團,那可都是日本軍隊里的頂尖力量,也是打中國戰場上出了名的“王牌”部隊。
他們的主打計劃是拿下宜昌到石牌那段江上所有的重要關卡,這樣一來,就能給重慶的后邊來個戰略上的大威脅。
那時候,在江防軍的隊伍里頭,守著石牌要塞的是大名鼎鼎的國軍18軍里的第11師,他們的頭兒是畢業于黃埔四期的陜西猛將胡璉。
石牌這個小村子,就坐落在長江邊上,夾在坪上壩跟黃陵廟中間。別看它不起眼,可它四周的地勢那叫一個險峻,滿眼的懸崖和陡壁。
石牌那邊兒的江面挺窄,就百多米寬,簡直就是大自然給擋的一道墻。
日軍心里頭清楚得很,石牌這個地方有多關鍵。因此,橫山勇對攻打石牌特別上心,直接派出了13師團和39師團的主力大隊去猛攻。
胡璉的第11師在石牌扎營那會兒,心里頭明鏡似的,這場阻擊戰絕非兒戲,日軍那是鐵了心要拿下石牌。一旦讓他們得逞,長江這道天然屏障可就形同虛設了。
胡璉就把11師的31團安排在了朱家坪,那地方正好是石牌要塞的最前面。接著,他又把32團放到了石牌要塞旁邊,當預備隊用。最重要的核心位置呢,他讓最厲害的老虎團33團去守,當主力部隊。
18軍里的炮兵團,經過陳誠點頭后,就留下來給11師當后備炮兵用了。
5月27日那天,為了守住石牌要塞,重慶那邊的蔣介石大佬直接下了死命令:讓胡璉的11師死守石牌。胡璉呢,作為江防要塞的前線大將,他二話不說,帶著手下1萬多號人,燒香拜天,還立下了遺書,跟大伙兒說,咱們得跟石牌要塞一起拼到底。
接著,他果斷下令,把指揮所挪到了石牌江畔附近,自己直接跑到前線去坐鎮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