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場頒獎禮,讓文學回到人間
2025年4月,四川古藺的春光里,董宇輝獲得人民文學獎。
這個曾在直播間用詩意解讀牛排和大米的“知識主播”,如今成了文學與大眾之間的信使。
他說:“榮譽屬于作家和讀者,我只是個搬書的人?!?/p>
這句話背后,是一場關于文學與流量的“雙向奔赴”。
二、1785萬!他用四個小時,讓嚴肅文學“破圈”
時間倒回2024年1月,北京冬夜寒風刺骨。
董宇輝的直播間里沒有喧鬧的“買它”,只有一張堆滿《人民文學》的書桌。
他翻開雜志,從柳青筆下的曠野講到梁曉聲的《人世間》,從文字里的苦難講到現實中的溫暖。
當晚,直播間涌入895萬人,彈幕里擠滿普通人的故事:外賣小哥說“等單時讀詩,時間有了詩意”,中學生留言“原來課本外的文學這么動人”。
四小時,8.26萬套雜志被搶空,成交額1785萬,90后、00后占比超60%。
《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感慨:“這是一場‘尋親’——我們終于找到了年輕的讀者?!?/p>
三、當莫言、梁曉聲走進直播間,文學不再是“奢侈品”
如果說第一次直播是“破冰”,2024年12月的第二場直播則是“燎原”。
董宇輝請來莫言、梁曉聲,與外賣騎手、寶媽、學生圍坐聊天。
騎手分享“在電動車上讀雜志”,寶媽用故事哄孩子入睡,網友曬出抄滿金句的筆記本。
董宇輝將作家的思想翻譯成“生活哲理”:“莫言老師寫的苦難,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掙扎早有人懂?!?/p>
700萬人觀看的直播,成了一場文學聚會。彈幕里有人敲下:“原來經典離我們這么近。”
四、流量與文學,為何偏偏選中董宇輝?
他賣書的方式很特別——不講銷量,只講故事。
讀蔡崇達的《命運慢跑團》時,他聲音哽咽;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他說“這本書塑造了我的性格”。
“文學不是奢侈品,是每個普通人心里的月光?!倍钶x用這句話,擊中了屏幕前千萬人的孤獨與渴望。
在短視頻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他讓年輕人愿意花幾小時聽一段故事,讓《人民文學》的訂閱量創下十年新高。
五、文學需要董宇輝,還是董宇輝需要文學?
有人質疑:“直播賣書不過是流量游戲?!钡珨祿澈蟛刂畹恼嫦啵?/p>
年輕人需要文學:評論區里,有人因董宇輝告別無效社交,有人重啟塵封的讀書計劃。
文學需要新舞臺:創刊75年的《人民文學》通過直播間與讀者“重逢”,訂閱量暴漲印證了純文學的生命力。
董宇輝的直播間,像一座橋——一頭是作家的筆尖,一頭是普通人的煙火。
尾聲:月光永不落幕
頒獎禮的燈光漸暗,董宇輝的直播間依然亮著。
他說:“只要有人愿意講、愿意聽,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或許這就是答案:文學的魅力不在獎杯里,而在被文字打動的瞬間;而傳播的意義,是讓這些瞬間照亮更多人。
你最近一次被文字打動的瞬間,是因為哪本書?評論區聊聊吧!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