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和彭越這兩個人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非常具備典型性,值得大家多關注一下。
今天,咱們要說說英布為什么要背叛項羽這么一件事,看看了解清楚之后,對于我們原來的歷史印象會不會有一點觸動或者改變。
英布本是秦朝的一名刑徒,在驪山服刑,后來是趁亂越獄了,成了一名匪徒。可見,英布一直就不是啥省油的燈,只是因為當時那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咱們不方便對他做太多的社會評價。
后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點燃反秦的烽火,已經落草為寇的英布便聯系上了番縣的縣令吳芮,來了一個官匪一家親,娶了吳芮的女兒,然后舉旗造反了。
當時的反秦義軍之中,風頭最盛的就是項梁、項羽叔侄領導的項家軍,所以在陳勝下落不明之后,原陳勝的部將呂臣假借陳勝的名義調項家軍北上抗秦,項家軍北上的過程中,陳嬰、英布、蒲將軍等等都先后歸附了項家軍。
自此之后,英布就跟那個時代最拉風的男人項羽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和感情。
英布這個人也很猛,本就是亡命之徒嘛,這種猛男氣質也對項羽的胃口,所以項羽對英布一直都是相當器重的。當然,從客觀上來講,英布也確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在著名的巨鹿之戰中,帶2萬人扎進章邯的運糧甬道當火力吸引點的,就是他。
世人都說項羽對手下戰將刻薄寡恩、不愿賞賜,但至少項羽對英布是沒話說的。滅秦之后,直接把英布封為了九江王,就連英布的老丈人吳芮也被封為了衡山王。雖然這跟他們翁婿是反秦的元老有關系,但要說項羽對他們沒有一點感情加分,恐怕也是難以服眾的。即便項羽沒有照顧英布,但至少也對他不錯吧。
可是,英布在被封王之后,立馬就向天下人展示了“人是會變的”這永恒的話題。項羽在齊地的田榮起兵作亂之時,曾要求英布出兵助他的。可是吧,英布以自己生病了為由,給拒絕了,只給項羽派了5000大頭兵意思意思一下。這個意思意思是啥意思呢?就是你項羽原來是我的老領導,你遇到事了,我給你隨個份子錢沒問題,但是什么叫我像當初一樣唯你馬首是瞻,那指定是不行了。因為咱現在也算有身份的人了,咱也是一個王呀!
項羽當時因為急于去齊地平亂,再說去平個齊地,他帶著自己的本部兵馬應該也沒有多大問題,所以也就沒怎么跟英布計較,然后就去齊地干架去了。
隨后的事情就說來話長了,項羽在齊地被纏住了,趙地也亂了,秦地也變成了劉邦的了,然后,劉邦還組建了復仇者聯盟趁虛而入地端掉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但項羽再次展示了什么叫最拉風的男人,率領3萬精銳從齊地奔襲回彭城,又把劉邦打得懷疑人生了……
劉邦這個人痞是痞了點,但他身上那股子百折不饒的精氣神還真值得大家學習,因為在彭城之戰吃了大虧,這貨立馬從惹事者變成了受害者了,說不帶項羽這么欺負人,他不干,絕不妥協,一定要抗爭到底。
一直充當劉邦人生導師的張良也就好劉邦身上這股勁,于是趕緊給劉邦提意見:劉總,咱們嘴硬沒問題,但是心里還是有點自知之明,就項羽那恐怖戰斗力,咱們肯定是干不過他的。所以得群毆他,咱估摸了一下,韓信、彭越和英布這三個人您是必須得用上。甚至怎么用我都替您想好了。韓信軍事指揮能力極強,讓他去充當攻堅的箭頭人物;彭越善于打游擊,讓他去牽制騷擾項羽;英布則是地處楚地的大后方,況且英布本身也驍勇善戰,可以在削弱項羽的同時,讓咱們增加一個猛男打手。
韓信和彭越這兩個人的事情相對來說還比較好解決,因為韓信本身就是劉邦的部署,直接把他從關中調往前線便是,而彭越也早已歸服劉邦,許之以利,不難拉攏他。唯有英布是很不好搞定的,從發展前途上來看,劉邦剛剛吃了彭城之戰的大敗仗,聲威不振,而項羽再次如日中天;從個人能力上來看,項羽的霸王之名實至名歸,而劉邦似乎有點油腔滑調;從相互之間的交情來看,英布和項羽是老交情了,且項羽一直對英布高看一眼,而英布和劉邦沒啥交集。
但劉邦這個人在決策方面一向是當機立斷,該做的事情就趕緊去做吧,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先是派了禮賓官隨何去爭取英布,然后派人回關中向蕭何要人補充兵員,并命韓信火速趕往前線。隨后派人聯絡了彭越。
隨何領命之后,火速趕往了六縣(今安徽六安)去游說英布。
一開始,英布的態度很曖昧、很糾結,只是按照外交禮儀接待了隨何,但一連好幾天都不跟隨何見面。
拜訪過客戶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對隨何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來辦事連負責人都見不到,自己這一趟不白跑了?所以隨何心急之下就開始了攻心戰術了,他對接待他的英布太宰說道:“大王不接見我,很明顯是不想因為弱小的漢國得罪強大的楚國,但實際上這是偏見。所以我是專門過來提醒大王的,我說的對,你們可以聽,說得不對,你們可以殺了我,對你們是沒有什么損失的,但拒不接見我,顯然不夠明智。”言下之意,選擇權在你們自己手里,怕什么呢?
太宰一看隨何都敢賭生死了,就幫隨何帶了個話。而英布也認為隨何說得有道理,所以便接見了隨何。
見面后,隨何開門見山地開始挑撥,直接問英布,大王為何如此懼怕項羽?
英布說了,喝水不忘挖井人呢。
隨何抓住話柄,開始煽風點火。您跟項羽在職位上是平等的呀,都是國王,您視項羽為領導,這是不是有點太沒面子了。其實你就是覺得自己沒有項羽那么能打而已,什么尊重他,就是怕他嘛!這也沒問題,可問題的是,項羽當初伐齊的時候,要你出兵相助,你為什么托病推辭呢?還有漢王占領彭城以及后面的彭城之戰,也沒有見你出兵相助,你覺得項羽對你心里沒有想法嗎?言下之意,你英布對項羽嘴上很恭敬,心里卻很不服,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別裝了吧!
英布被人戳穿了真實心思,有點不淡定了。
隨后,隨何繼續添油加醋,說你依附了強大的項羽但又不愿意付出真心,劉邦來拉攏你你又覺得劉邦不夠強大不夠安全,這其實是婦人之見。項羽真的強大嗎?強大怎么會被劉邦輕而易舉拿下彭城?劉邦真的弱小嗎?弱小怎么能占據關中、廣結盟友,跟項羽分庭抗禮?現在劉邦已經跟項羽在成皋、滎陽一帶形成了戰略對峙,從長遠來看,項羽必敗無疑。言下之意,你英布押錯寶了。
隨何繼續說:退一萬步講,就算項羽最后打贏了又怎么樣呢?其他諸侯會眼睜睜看著漢王死嗎?不得跟戰國時代合縱反秦一樣,聯合反楚救漢?您是要跟項羽這個孤家寡人并肩作戰還是愿意跟廣大同胞共創美好未來呢?如果你鐵了心要支持項羽,項羽平定天下之后能容得下你嗎?相反,現在是漢王最難受的時候,你出手在背后牽制項羽,這是幫了漢王的大忙,他以后不得對您感恩戴德?不得加封您更多的領土?
最后,隨何為了打消英布的疑慮,說自己所說的意思都是劉邦本人的意思,絕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誠心邀請英布加盟。讓英布認真考慮一下。
咱還是那句老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人要忽悠你,你基本上是沒得跑的。大家別覺得什么隨何說的是句句在理哈,其實是句句是在忽悠英布,很簡單的一個事情,他說項羽成功之后不會放過英布,那劉邦當皇帝之后放過英布了嗎?甚至說,劉邦有放過英布的心思么?
但是,我們依然要說隨何這一番話是非常有含金量的,為什么呢?精準把握了人性的弱點嘛!咱們仔細去看看自己的周圍,是不是絕大多數的生意都是在利用人性的弱點在賺錢?其實古今皆是如此。利用別人的人性弱點或許并沒有那么可恥,生態決定了的嘛!但是那些挖空心思鼓勵、教導別人去利用他人的人性弱點,大家真的要小心了。也許大家本身就是被利用的一環,還是用完就丟的那一部分。
本身就有一身毛病的英布在隨何這一番猛烈攻擊下,瞬間淪陷了,于是,在考慮一段時間之后,便對隨何說:“請奉命!”啥意思呢?漢王有啥指示,我英布照辦。你英布最后被劉邦給滅了,那也是活該。生活給了你做人的機會,你卻偏偏要做狗,怪誰呢?狗的結局不就是那樣嗎?
隨后,英布還反復囑托隨何暫時替自己保密,千萬不能讓項羽有所察覺了。
也正在這個時候,項羽的使者也來到了六縣,來干嘛呢?來請英布出兵伐漢。
然后,英布又開始猶豫不決了,是選擇前男友還是現男友呢?你也別想了,你就是劉邦碗里的一坨肉,不會讓你跑了的。隨何這貨夠狠,直接跑到項羽使者那里,宣布英布已經叛楚降漢了,然后逼著英布把項羽的使者殺人滅口。
就這樣,英布徹底被劉邦綁上了賊船,也讓項羽離被群毆致死更進一步。
關于劉邦成功策反英布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到了劉邦和隨何如何如何能夠隨機應變、巧舌如簧上面去了。咱不否認、批判這種理解,畢竟在翻臉無情的名利場,劉邦和隨何這種動作是有效的。
但是,我真正想借此跟大家討論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本質問題!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會說要不忘初心、要堅持真善美、要做一個有原則底線的人,這些都很好,都是正面的價值觀。但是,我特別想問一下,又真的有多少人在世事沉浮、人間冷暖之后,還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嗎?還能夠正確理解什么是真善美嗎?還明白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嗎?
大家也不要不好意思承認,其實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所謂的人際關系就是拿來利用的。
英布為什么會被劉邦和隨何忽悠得背叛項羽呢?英布就是跟我們大多數平頭百姓一樣嗎?不就是怕得到的東西重新失去嗎?不就是覺得在利益面前他和項羽的交情不值一提嗎?
反過來,我們再去想一想,劉邦為什么會不惜代價去拉攏英布呢?是他真的喜歡你英布嗎?其實就是你英布在那個特定形勢下對他很重要嘛!所以,英布其實跟我們很多平頭百姓一樣,都是典型的沒啥腦子,記吃不記打。劉邦和項羽兩個人,你可以誰都不相信,這沒事,畢竟嘛,他們都是萬惡的資本家。但是,你英布動動腦子去想一想,跟你有感情基礎又有利益交往的項羽你信不過,那跟你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突然拿重大利益來誘惑你的劉邦你能信得過嗎?
我們人活一世,有時候帶點功利心,這是沒什么可恥不可恥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核心問題,我們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比如英布的行為目的是賣主求榮,但是要不要想一下賣主得來的榮華富貴自己是否守得住呢?
劉邦、隨何、項羽這樣的人,咱們現實生活之中都很多,但最多、最悲哀的還是英布這樣的人。大家也別不好意思承認,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就是英布這樣的名利之徒,也注定就是劉邦、隨何這樣的人心里的工具人。
舉個扎心的例子吧!
咱們是不是有很多人跟英布一樣,生活起點比較低,然后憑借一股子不服輸、不認命的狠勁,慢慢地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大家去看看這一部分人,大多數的結局是什么樣子?
為啥呢?因為對社會和人的認知不夠深刻嘛!永遠活在自身的欲望之中嘛!
以英布為例,到底是你成就項羽多一點,還是項羽成就你多一點呢?項羽封你為王,你覺得這些都是你應得的,這也沒有關系。但你真的有必要在飛黃騰達之后就不把項羽放在眼里嗎?
項羽要你出兵伐齊,你可以不去,病了就是病了,解釋權在你,更何況項羽也沒把你怎么樣吧!你要是真的聰明,能不能在項羽吊打齊國之后或者項羽打贏彭城之戰后,表示:老大,我病好了,我很遺憾沒能參加您的偉大創舉,以后有啥好事帶著兄弟,這很難嗎?你要聽劉邦的忽悠,鐵定心思把項羽弄死,對你有什么好處呢?
就算你英布有共情,覺得自己對不起項羽在先、項羽不會放過自己,但是,你英布覺得劉邦會善待你嗎?
朋友們,覺得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都不會對自己好,而那些素不相識的酒肉朋友會跟自己生死與共,這是一種病,得治!
我們當下有很多“英布式”的女孩子哈!前男友不管怎么用心對她,但她的心輕易就被某些花花公子給俘獲了,她們的最終下場會什么樣子的呢?
講句比較激動的話,我是沒有成為項羽的機會,如果我是項羽,我就讓你英布見識見識人的那股子虎勁,我就放棄劉邦把你英布往死里打,大不了同歸于盡,我看你英布能成為多大的人生贏家?
講一千道一萬,其實還是希望大家明白,大多部分人的人生算法都是以利益優先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主觀接受。但是真的遇到一個人對自己把感情放在首位,那就一定要學會去珍惜。
比如咱們的家人,不管你做錯了什么,永遠支持你和鼓勵你,那就不要去傷害他們了,說實話你在外面再也遇不到這樣的人了;但是如果有些特殊家庭,但凡你做錯了一丁點小事,就上綱上線,不把你當人看,那你也要明白,他們并沒有把你當家人看,而是把你當成利益參與者看。
比如我們的同學,別覺得那些只有在同學聚會時才會想起你的同學是真的把你當同學看,多跟那些平時跟自己噓寒問暖的朋友聯系,那些平時八竿子打不著、十分冷漠的同學,可來往也可不來往。
比如我們的朋友,朋友之間以利相交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唯利是圖一定是有問題的。你覺得那些平時跟你老死不相往來但突然之間有個大好事要跟你共同致富的狐朋狗友,靠得住嗎?
所以,我親愛的家人們,如果大家能夠活成劉邦、隨何,我是打心眼里祝福大家,但真的不希望大家活成英布這個熊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