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小麥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階段。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川匯區全面啟動小麥“一噴三防”工作,通過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的方式,科學防治病蟲害,為小麥穩產增收保駕護航。
在川匯區城北街道的一片麥田里,農技人員正在操控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作業。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在麥田上空勻速飛行,霧狀的農藥均勻地灑落在青綠的麥穗上,為小麥健康生長筑起一道堅實的防護屏障。
眼下,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初期,是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的高發期。川匯區農業農村局搶抓農時,組織專業化防治隊伍,對全區七個涉農辦事處連片種植的小麥開展無人機統防統治作業。這種高效、精準的防治方式,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還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種糧大戶朱玉東:“今年種植了1000余畝的小麥。目前小麥處于抽穗揚花初期,正愁著打藥怎么打呢,區政府組織了無人機進行統防統治,解決了我的實際困難,我對今年的小麥豐收充滿了信心。”
為確保防治工作科學有效,川匯區農業農村局提前部署,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調查監測,準確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并制定了針對性的防治方案。同時,積極對接農資門店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提前儲備足量藥劑和設備,為統防統治做好充分準備。
川匯區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劉學恒:“下一步,我們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將繼續分村包塊,深入田間地頭認真關注小麥田間的生長和病蟲害發生情況,適時合理分類指導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我區今年夏糧獲得豐產增收。”
據了解,此次“一噴三防”作業通過一次施藥,可同時實現防病蟲害、防干熱風、防早衰等多種效果。在防治過程中,農技人員嚴格把控藥劑配比和噴灑質量,確保防治效果最大化。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川匯區以科技手段護航農業生產,用精準服務助力農民增收,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著基層力量。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王磊 阮航
編輯/孫紅 審核/牛春霞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