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和特朗普談判前,韓方火速派出40多人代表團赴華磋商。當中韓合作的蛋糕,遇上美國關稅大棒,韓國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嗎?
【美國財長貝森特稱率先談判的國家將獲得優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在接受采訪中表示,美國將于下周與韓國正式開啟關稅談判,并進一步宣稱率先參與談判的國家,會撈到“更有利”的好處。乍一聽,這簡直就是在說,誰先上誰就能分到大蛋糕,晚來一步的就只能啃面包皮了。
事實當然沒有表面上這么簡單。這種“早鳥福利”其實更像是一個糖衣炮彈,美國正用這種威逼利誘的手段,對韓國展開新一輪的政治施壓。
以關稅的調整來制造焦慮,試圖逼迫談判國家在合作中妥協。而對那些不愿買賬、不配合談判的國家,美國則暗示可能祭出更嚴厲的懲罰措施。這番“區別對待”的背后,是美國企圖制造一種進退維谷的緊迫感。
它希望通過這種手段,將韓國的貿易決策打亂成一鍋粥,從而在慌亂中接受不平等的條件。無疑,這是美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多年來一直使用的霸凌策略。
【韓國派遣40多人代表團來華磋商】
然而,韓國對此顯然也不是毫無察覺。就在關稅談判的前奏中,韓國采取了出其不意的一步棋。根據韓聯社等韓媒報道,韓國迅速組織了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代表團趕赴北京。這一行動,已經使得特朗普團隊心頭一緊。
需要注意的是,中韓之間的經貿關系一直以來都緊密相連。自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生效以來,兩國間在貨物、服務和投資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日益深化。
截至2023年,中韓雙邊貿易額已達2600億美元,中國仍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這種緊密的經濟聯系,無疑為韓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增添了助力。
本次中韓談判重點關注服務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的協定文本。韓國希望中方能在新興服務領域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特別是在金融和法律服務行業,這無疑是為了緩解韓國服務企業“出海難”的問題。而中國同樣期待韓國在相關制度安排上能積極回應,以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貿框架。
【韓國國家安全高度依賴美韓同盟】
要知道,在中美戰略博弈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韓國夾在中間,始終面臨艱難的抉擇。一方面,韓國在經濟上對中國高度依賴;另一方面,在安全問題上則完全倒向美國,美韓同盟是韓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但面臨全球政治氣候的變化,韓國成為了大國博弈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如今,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貿易戰,而韓國在這場對抗中,一度成為美國的“先鋒隊”,但同時也受到波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不穩定,讓韓國備受沖擊。
尤其是韓國代總統韓德洙在中美貿易摩擦伊始,曾迅速與美國聯系,并公開表示支持美國的新關稅政策,不會與中國站到一起,試圖以此在談判桌上爭得一席之地。然而,特朗普對待盟友時的冷酷無情讓韓國意識到,僅靠“表忠心”未必管用。
【李在明勝選或對中韓關系改善有益】
在政治格局方面,韓國政壇正面臨新的變數。尹錫悅的解職為即將于6月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埋下伏筆。目前,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黨首李在明已經宣布參選,并且他的支持率高達55%,遠超其他競爭對手。
李在明在對外政策上展現出務實的一面,他主張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系,并呼吁在面對美國時保持獨立自主,避免因盲目追隨美國而損害韓國的長遠利益。如果李在明成功當選,或將為韓國在中美之間找到一個更加平衡的態勢。
在此背后,我們也看到韓國國內對美國的信任,正在經歷微妙變化。世宗研究所的一項民調顯示,62%的韓國人認為美國防護不再那么可靠,這一比例比五年前增長了27%。年輕一代中甚至出現了要求韓國收回戰時指揮權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希望實現“自主國防”。
【日本首相石破茂罕見對美國發出警告】
這與韓國的鄰居日本形成了某種共鳴。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中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是“國難”。而韓國當前不顧美國的壓力,毅然派團訪華談判,無疑是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明智選擇。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地區的穩定與繁榮是各國的共同期望。任何有助于區域穩定發展的舉措,中方都愿意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
然而,中國在推動與韓國合作的同時,也需密切關注韓國在關鍵問題上的立場,確保其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做出損害中國核心利益與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