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有想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演變到如此荒唐的局面,對中國加征巨額關稅,突破了人們的想象。
而美國輪番加征關稅到如此境地,已經徹底淪為了一場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因為按照目前中美雙方的加征關稅的比例來看,中美貿易很難繼續進行下去。
——畢竟當一件商品所要繳納的關稅要比商品進價還多的時候,市場也會自動屏蔽相關商品。
而我們在將關稅提高至美國對等水平后,也公開表示:如果美方后續繼續提高對華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當然,特朗普應該也看到了中方回應背后的信號,即便特朗普繼續往高加關稅,恐怕也不會得到中國的任何回應,中美之間的經濟紐帶基本上已被扯斷。
最起碼中國的基礎商品是很難從中國直接發往美國本土市場,而美國企業想要把產品輸送至中國市場,恐怕也得想辦法在其他國家建立工廠發貨才行。
另外,特朗普也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特朗普瘋狂向各國施加關稅后,美國股市大跌,而特朗普隨后立刻宣布暫停征收關稅,美國股市又瘋狂上漲。
而特朗普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甚至于有人戲稱“這是一次偉大的操盤”。
但實際上,華爾街并沒有任何欣喜情緒,特朗普的這種不確定性,讓眾多投資者對于美國的信任度直線下降,金融機構依舊堅持美國經濟下跌的預測結果。
那么特朗普這樣干,到底是為什么?說實話關稅或許僅僅只是特朗普對華的第一招,特朗普后續還有三張底牌未出。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作為特朗普的軍師,在多個場合都曾提出對華極端言論。此外,納瓦羅還曾出版過一本書,書名叫《致命中國》。
由此就能看出,納瓦羅對于中國的強烈抵觸之心,現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基本上是由納瓦羅操盤的。甚至納瓦羅還公開表示,美國保證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可現在對華關稅進行不下去了,美國還有什么招數呢?
美國的第一張牌就是加速中國制造業外流。此前,美國一直對于中國在世界供應鏈的地位感到不安,所以一直在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
可現如今,所謂的制造業回流并沒有按計劃鋪開,但想要進一步減弱中國制造業影響力,除了強化關稅影響之外,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制造業成為了美國的“盤外招”。
當然,美國之前就使用過這一招,只不過沒什么用罷了,而現在,如果在關稅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受到影響,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以越南為例,如果美國給予越南很大程度的貿易優惠政策,或許還真能拉動一波經濟。
而美國的第二張牌則是科技遏制,在一些關鍵領域,中國的底蘊還略顯不足,尤其在半導體方面更是如此,雖然中國針對稀土以及鎵、鍺等相關材料采取出口限制,但很明顯,美國在科技上的制約有更大的威力。
至于美國的最后一張牌,就是借助目前局勢重新構建盟友體系,以關稅為突破口,重新構建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協議,除了進一步獲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形成圍華態勢,以更加強硬的姿勢試圖孤立中國。
但說實話,現如今,中國的體量遠不是美國可以輕松拿捏的。所謂產業轉移,最終只不過是美國的美好幻想而已。
眼看自己制造業回流無望,就想著再制造一個所謂制造業大國,可到現在越南很大一部分電力供應都依賴中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取代中國,可不是天方夜譚嗎?
更何況,中國在制造業方面的地位是自己干出來的,不是誰賦予的,這個世界上,中國人的集體刻苦奮斗是無法復刻的奇跡,不是誰都能成功。
另外,美國的科技成就確實是高,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差很多,如果美國將某一科學領域徹底對中國封死,不好意思,中國之后恐怕就要拉出一支科研隊伍搞研發了。
美國不會真以為中國在核武器研究上的各種成就都是他們白送的吧?這都是中國在技術封鎖中刻苦鉆研的結果。
至于孤立中國策略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像日本、韓國都是美國鐵桿盟友,按理來說應該會和美國穿一條褲子。
但美國真以為這些盟友還像之前那樣如指臂使嗎?人都會變,更不要說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了。特朗普的各種離譜操作早就讓這些盟友傷心了,歐盟的反擊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未來中歐合作恐怕將會蔚然成風。
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特朗普最后的結果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至于美國未來會怎樣,沒有人會關心了,因為特朗普已經快要毀掉美國的未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